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

ID:38295540

大小:2.16 MB

页数:94页

时间:2019-06-07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_第1页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_第2页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_第3页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_第4页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针刀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新进展主讲:张新根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嘉兴市名中医一、针刀医学的定义朱汉章:“针刀医学用一个完整的语言来概括应该是:针刀医学是将东方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研究针刀手术操作和作用机理及其所治疾病发生发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针灸学和西医手术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针刀: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作用的医疗器械称为针刀。针刀疗法:在精细解剖、立体解剖、动态解剖等知识的指导下,应用针刀来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称为针刀疗法。针刀医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吸收西医及自

2、然科学成果,再加以创造而形成的医学新学科。二、针刀针刀是指在非直视下进行切割、铲削、剥离等手法,以改变组织微细结构为目的的一种微创医疗手术器械,它兼有"针"和"刀"两者的性能和作用。针刀的模式和质量要求根据它的治疗需要而确定。针刀按其形态可分为柄、体、头三部分,针柄呈葫芦形.针体形状象针刺疗法所用的针,仅1mm直径的圆柱体,但针头末端有一0.8mm宽的刃,按其功用有:平刃针刀凹刃针刀斜刃针刀弯钩针刀各种针刀1各种针刀2各种针刀3带刃针三、针刀医学产生的历史背景1砭石时代2九针时代3毫针时代4现代针具时代60年代黄荣发(山东),在九针中的金皮针.长针等的基础上改

3、制成剑形针具,称为“小宽针”,创立了小宽针综合疗法.70年代初任志远(天津),创针灸刀疗法.师怀堂(山西),创立了"新九针"疗法.1976年,朱汉章(江苏)发明了"小针刀"创立了小针刀疗法.确立了针刀在医学界的地位.并向全国推广.80年代初,奚达(北京),等人在小针刀的基础创制了一系列“针刀”,并创立了针刀药物结合疗法。1992年,肖万坤(吉林)等,创立了“软组织损伤松针疗法”。1993年,黄枢(西安),发明了“带刃针”,创立了针法微型外科。随后还有杨楣良(浙江)的“钩针”,苏纯玉(山东)的微针刀,刘金良(天津)的“注射针刀”,吴汉卿(南阳)的“小针刀”,侯世

4、明(北京)的“推剥针刀”,田纪钧(北京)的“刃针”松解术等等。三、朱汉章与针刀医学70年代初,朱汉章为一自学成才的农村医生。76年春,朱汉章用9号针头,为一名外伤所致手指屈伸障碍病人进行松解术,获成功。并设计了“小针刀”,用其治疗软组织疼痛、骨质增生、腰腿痛等。81年,朱调到江苏沭阳县中医院,后调到南京。84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专家,对针刀疗法进行鉴定,并肯定这一新创举。85年,朱创办中医骨伤科医院——南京金陵医院。87年6月,开始举办全国性学习班。89年,小针刀获37届尤里卡国际科技发明博览会名牌奖,朱汉章获“军官勋章”。90年5月4日,深圳召开第一届全国交

5、流会,成立中国小针刀疗法研究会。91年4月,沈阳召开第二届全国交流会,成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国小针刀疗法专业委员会。92年,出版,《小针刀疗法》。92年3月,西安医大召开理事扩大会议,小针刀疗法改提针刀医学。93年10月,北京召开第三届全国交流会,吴阶平及北京各医大、科研院所、部队医院领导参加会议。经中国科协、中国中医药学会批准,成立中国中医药针刀医学会,朱汉章任理事长。94年7月,经中国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在北京昌平县成立以针刀医学为特色的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同时成立中医研究院针刀医学培训中心。96年10月,西安召开第四届全国交流会。99年5月,北京召开首

6、届国际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2002年4月,《针刀医学原理》出版。1153页2003年9月,北京,中国国际中医药博览会国际针刀医学论坛。2004年,朱汉章受聘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教授。2004年10月,北京,国际中医药联合会针刀专业委员会成立。朱汉章为理事长。四、针刀医学理论体系四大基本理论六大组成部分四大特点(一)针刀医学的基本理论1、关于闭合性手术的理论由切开手术向闭合性手术的飞跃性发展。熟悉:精细解剖学;立体解剖学;动态解剖学;体表定位学。闭合性进针刀四规程: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闭合性手术十一种入路方法;闭合性手术八种操作方法。闭合性手术的

7、有关内容精细解剖学立体解剖学动态解剖学体表定位学进针四步规程闭合性手术入路闭合性手术的手术方法闭合性手术的手术器械闭合性手术操作针刀医学进针刀四步规程:定点—确定病变部位及体表解剖位置后,标记进针刀点。定向—刀口线与较大的血管、神经走向平行,避免损伤神经血管。加压分离—针刀在刺入皮肤之前,施加一定压力,使皮肤沿刀口线方向形成一个长形的凹陷,以分开针刀下的重要神经、血管。刺入–加压分离后针刀刺入皮肤,直达病灶。2、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的理论软组织:包括人体除了唯一的硬组织(骨组织)之外所有的组织。(因为它们具有相似的力学特征,其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也有相同

8、规律)(即还包括内脏)慢性软组织损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