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

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

ID:38296273

大小:300.1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6-07

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_第1页
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_第2页
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_第3页
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_第4页
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稿件的选择与策划第一节新闻稿件的新闻性分析一、我国媒介的主要新闻来源(一)通讯社稿件现行法规规定,我国媒体不得擅自直接使用外国通讯社稿件包括权威的四大通讯社稿件。1、新华社2、中国新闻社(二)本报(XX)记者稿件(三)其他媒介:媒介在议程设置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特别是精英媒体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四)来稿1、各地党政机关通讯员。2、自由撰稿人。3、专家学者。4、读者中一些热心人。(五)网络:网络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介的信息来源。网络成为打破新闻垄断的重要武器。正如我们衡量一个球队实力的重要指标是其“板凳的

2、厚度”一样,一个媒体,一个编辑团队竞争力也需要增加板凳的厚度——广泛的新闻来源及高质量的撰稿队伍。第一,只有增加了板凳的厚度,媒体才能保证有足够充足的稿源。第二,只有增加了板凳的厚度,媒体才能在众说纷纭中分析辨别报道的真伪,尽可能保证报道的客观公正。第三,只有增加了板凳的厚度,媒体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落实各类策划及策划方案。二、报纸的基本职能分析报纸的功能是多样化的,传统上认为有四大职能即:报道新闻、发表评论、刊登广告、提供娱乐,当然作为政党报纸及官办报纸,报纸还有宣传政策的功能甚至组织功能。但报纸的基本

3、职能是报道新闻,这是其他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明确这一点,对编辑掌握选择稿件的标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确定两个原则:第一,报纸应把大部分版面用来刊登新闻。第二,新闻价值应成为选择稿件的首要标准。要正确处理好新闻与宣传的关系。三、稿件新闻价值分析新闻编辑过程是再一次挑选、审视事实的过程,编辑面对的是新闻稿,一篇新闻稿件能不用,当然要考虑到写作技巧。但取舍一篇新闻稿件的标准,首先不是写作技巧,而是新闻稿中的事实,要考虑稿件中写的事实是不是新闻,新闻性强与弱,产生的社会效果如何等。(一)新闻时效性表明新闻发生

4、传播的时间与受众获取新闻的时间之间的关系。编辑需要在时效性上确立以下观念:1、时效性是衡量一篇新闻稿件质量的重要指标。2、提高时效性可以为媒介创造新的新闻消费需求。提升媒介的市场竞争力。3、新闻媒介中新闻时效性的强弱是一个地方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4、除特殊情况报道需要掌握时机如事关国家安全等情况外,绝大多数情况下新闻要抢而不能压,慢半拍常常造成政治上的被动。(二)新鲜性:报道中所写的事实是人们欲知而未知的。变动乃新闻之母,只有发生变动的事实才是有新鲜的,没有变动就没有新闻。1、所报道的事实本身是新鲜

5、的。2、选取的报道角度是新鲜的。3、相比较而言是新鲜的。(三)重要性:新闻事实所包含的与群众切身利益有关,与社会生活有较大影响的性质。重要性是衡量所谓“新闻份量”的唯一指标.1、要考虑接近性因素:2、要考虑参与事件人与地点的显著性3、要考虑事件发生的背景。4、要注意事件的潜在性影响。(四)趣味性:我们经常理解为奇闻趣事。事实上,这一点更强调的是所谓人情味,引发人强烈情感共鸣的东西。这一点并不是人最主要的新闻需求,但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如果不明白这一点,我们很难理解像“生活空间”,“冰点”等这样的栏目

6、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成功。三、新闻报道的选择的具体规范(一)强调事件新闻我们从媒介中看到的报道可以分为事件性报道与非事件性报道两类,所谓事件,应该指具有明确的发生时间和起始标志的事实,最典型者如各类突发性事件如XXX等,也包括像XXX离开XXX,XXX出任中宣部部长等,也包括某地自来水管道破裂、两辆公交车相撞等。对这类事件的报道就是所谓事件性报道,而所谓非事件性报道,是指对一些具有渐进性、广泛性、常见性的现象、问题的报道。如《中国教师阶层收入两极分化严重》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什么事”是新闻的

7、核心,读者需要观点、需要解释,但这一切都是人们了解事件之后的进一步需要,塑造媒体的,正是事件性新闻。我们回顾考察一下媒体市场,就不难发现,凡发生重大事件后,人们的媒体需求就会显著增加。事件--有趣的、动态的、及时的事件报道,永远是新闻的本源,也是人们读报、看新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事件新闻首先是动态的,不能是描述性的现象。事件新闻是现实中已经发生的“故事”,要有情节,而非干瘪的说明、通报和介绍。事件新闻中的“事”一定是百姓关心的,平民化的,有关怀色彩的。事件新闻应该是现实之中的确发生的,有现场和来龙去脉的

8、。首先,也要指出非事件性报道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事件的分析解释,事实上也是事件性报道的一种延伸。其次,中国媒体中的非事件性报道亟待回归新闻本位。我们的所谓非事件性报道,与政府机关的文件、调查报告、汇报材料、领导讲话等没有太大的差别,这种文体,严重异化了报道的新闻本位。作为记者的报道,即使是对现象的描述,趋势的分析,也应该是情节化、富有现场感的,具有可视性的。(二)追求必读性“可读性”是指读者对某一事件关注的兴趣与文章作者采用的写作技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