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

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

ID:38308554

大小:384.3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09

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_第1页
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_第2页
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_第3页
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_第4页
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知识归纳(自己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一、分类1、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性说明文(说明事物特征)、事理性说明文(说明科学原理)。2、从说明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归纳说明文知识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具体分为:由整体到局部、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由特征到用途、由现象到本质、由一般到特殊等。二、说明的顺序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三

2、、说明的方法1、口诀:“列列举打,三作分下摹”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列图表、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作诠释、作引用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十种)。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事物的特征/事理。)②、分类别:对()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作比较:把______和______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④、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⑤、打比方:将_____比作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⑥、摹状貌:对()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

3、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进行说明,从而更准确、更简明、更严密地揭示了()的特征。⑧、作诠释:对()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⑩、作引用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诗句: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增强了文学感染力、使语言简明生动。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引用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

4、的作用。)四、语言品析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A、严密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2、对全篇的评析规范性的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体现了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像这样的例子文章中还有很多。3、对具体字词的评析:题型有: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D、赏析划线句子的语言特点。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来回答。答题格式:1、不能。2、解释词语

5、的意思。(一般是推测、猜测)3、结合内容分析。(准确地说明了······)4、从反面分析。(如果删掉“XX”一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或意思就变得十分肯定),与文意不符;5、不删去“XX”词,符合实际情况,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二、题型:1、以上知识点都能出题。2、回答说明内容。(可以具体到全篇,也可以具体到一段,细心阅读即可。)3、开放性试题。(联系生活实际回答即可,语言要有条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