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ID:38317289

大小:1.8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09

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1页
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2页
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3页
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4页
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恒心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第2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第3讲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真题1](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解析]由关键词“岩石溶蚀与侵蚀”可判断该地区是石灰岩地区,且该地区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故不可

2、能是受单一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应是在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答案]C[真题2](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卷)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2)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A.cB

3、.dC.eD.f[解析]第(1)题,从图中各生态功能区来看,abc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ab为沙漠广布的新疆和甘肃,位于绿洲地区,地形平坦,c地光照充足、风沙强烈;e地处于青藏高原上,光照充足;f地地形崎岖,但降水较多;dg处于东北和东南地区,为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林地多。第(2)题,e地地处青藏高原,为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地区,有较多的高原湖泊和河流,因此该区域的生态功能主要是保护湿地和涵养水源。其他区域主要是以保护林草和生物多样性为主。[答案](1)D(2)C2.表现形式的地域差异(1)主要表现形式

4、: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2)地区差异: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3)国家差异①形式不同: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②程度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有三: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本身经济、技术条件有限,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差;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特别提示](1)区别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从人地关系角度宏观分析;主要原因是从人口、资源和经济的特点具体分析。(2)在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时,

5、往往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分析自然原因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②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③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1.(2011年合肥质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1)~(2)题。环境问题省

6、级行政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广东●●●●●●●●●四川●●●●●●●●新疆●●●●●●●●M●●●●●●●●●●●(1)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A.Ⅰ类、Ⅱ类、Ⅲ类、Ⅳ类B.Ⅱ类、Ⅳ类、Ⅰ类、Ⅲ类C.Ⅱ类、Ⅰ类、Ⅳ类、Ⅲ类D.Ⅳ类、Ⅰ类、Ⅱ类、Ⅲ类(2)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西藏B.安徽C.山西D.黑龙江解析:第(1)题,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受海陆位置影响,属于我国的干旱地区,荒漠化最严重,故Ⅲ类应为土地荒漠化。广东工业发达,降水丰沛,酸雨集中;新疆降水稀少,距冬季风

7、源地近,土壤呈碱性,最不容易产生酸雨现象,故Ⅳ类为酸雨;广东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四川受秦岭、大巴山的阻挡,两省区均受寒潮影响弱,故Ⅱ类为寒潮;四川地势落差比广东大,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比广东严重,故I类为水土流失。第(2)题,根据上题和材料可知,M代表的省区受水土流失和寒潮危害程度都很大,但受酸雨危害程度很小,结合四选项即可判断出M可能是山西省。答案:(1)B(2)C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特点: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

8、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2.具体途径(1)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通过清洁生产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基本策略。(2)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推行生态农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整原有的生产结构,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与林、牧、副、渔相结合,协调经济发展与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