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ID:38323229

大小:2.16 MB

页数:25页

时间:2019-06-10

《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_第1页
《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_第2页
《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_第3页
《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_第4页
《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_第5页
资源描述:

《《石壕吏》课件(肖东丽、谢明)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壕吏杜甫设计:肖东丽谢明概要历史背景故事播放作者简介朗读要求诗歌朗读诗歌赏析拓展训练小结提高作业布置推荐阅读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返回播放返回杜甫他是谁?他的诗多沉郁顿挫他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尊称他为“诗诗圣”。他生

2、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尤是杜陵春杜甫(712-770),字子美。世称“诗圣”,其诗是“诗史”。因曾居长安城南的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有杜工部之称。与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代表作品《春望》、“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返回吏:逾:邺:戍:咽:妪:泣:lìyúyèshùyèyùqì请读准下面的字音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朗读要求返回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

3、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诗歌朗读返回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

4、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解释词语投:投宿逾:越过一何:多么前致词: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无完裙:没有完整的衣服裙,这里泛指衣服应:应征犹得:还能够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想一想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有吏夜捉人想一想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捉人赏析1: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字作“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想一想哪几个词

5、写出了差役怒呼、老妇哭啼的情景?呼 啼 怒 哭赏析2: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想一想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听妇前致词赏析3:至此,诗也进入尾声。“夜深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之心吗?返回插上想象的翅膀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老妇

6、对话的情景。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妪:室中更无人。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妪:惟有乳下孙。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

7、晨炊。返回1、从内容看这是一篇叙事诗,记叙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2、文中主要人物是谁?3、为什么是“捉人”还是“夜晚”?4、最终抓到人没有?5、这两个人物出场各自态度反应如何?时间:晚上地点:老妇人家里(百姓)事件:官吏抓壮丁。老妇人和官吏。夜晚老百姓都在家里,白天躲避战乱和抓丁。抓走了老妇人,到河阳军中做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小结提高6、思考:妇人的致辞交代了几层意思?7、自请服役时老妇人心理真实想法是什么?8、有人读完文章说显然老妇人致辞的三层意思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你怎么认为?三层:战争

8、惨烈;家境困难;自请服役。自请服役也暗示老妇人掩护老翁和儿媳的心理。不是,是官吏再三逼迫的有吏夜捉人小结提高9、如果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是哪句?返回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立于善于运用想像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作业返回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吏:《新安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