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高三历史模拟题

人教版 高三历史模拟题

ID:38335015

大小:1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0

人教版 高三历史模拟题_第1页
人教版 高三历史模拟题_第2页
人教版 高三历史模拟题_第3页
人教版 高三历史模拟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 高三历史模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选择题1.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2.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3.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国家在

2、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4.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全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1946     1949    B.1952   1956C.1966     1976    D.1978   19825.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

3、改变是()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D.土地的规模6.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B.资本输出C.文化传播D.工业革命7.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C.市场经

4、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8.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9.山西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一处木质框架结构古建筑,紧贴崖壁,半悬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北魏时期佛教已传入我国②该建筑架构简单,稳定性差③木柱和横梁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钉连接④插进岩石内的横木飞梁和木柱起主要支撑作用A.①②B.①④

5、C.②③D.③④10.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11.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认为诗歌应该是人的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华兹华斯的作品应该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35.(28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

6、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诸国朝贡者,皆路出高昌,(高昌王麴)文泰稍壅绝之。至(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谓其使曰:“高昌数年来朝贡脱略,无藩臣礼;国中署置官号,准我百僚。称臣于人,岂得如此……”——《唐会要·高昌》又西域使欲来者,(高昌王麴文泰)悉拘留之。——《旧唐书·高昌传》材料二(贞观十四年,唐朝廷平高昌国)太宗欲以其地为州县,魏征谏曰:“未若因抚其人而立其子……今若利其土壤,以为州县,常须千余兵镇守……陛下终不得高昌撮粟尺布以助中国,所谓散有用而资无用。”上不从,以其地为西昌州,又改为西州……并为(安西)都护府,留军以镇之。——《唐会要·高昌》材料三(东突厥来归附)温

7、彦博以为,“请……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扞蔽,策之善者也。”魏征以为,“……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上卒用彦博策……——《资治通鉴》卷193(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十三年时,高昌王国与唐朝廷的关系。(6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当时朝廷君臣治理高昌、东突厥的主张及其结果。(10分)(3)请结合唐朝廷对高昌和突厥地区采取的不同方式,谈谈你对唐太宗治理国家的认识。(12分)36(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