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ID:38355076

大小:2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1

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_第1页
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_第2页
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_第3页
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_第4页
资源描述:

《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科技日报: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1-9-19:15:00 来源:科技日报作者:科技日报评论员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我们身处一个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代。这种活跃不仅体现在个别学科上,更体现在多学科的融合上,不仅体现在科技界内部,更体现在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上,不仅体现在个别国家科技创新实践上,更体现在国际科技合作的日益紧密上。在科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全国科技界新的重大任务。  协同创新激活创新基因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不仅需要大型科研人员团队、大型科学仪器

2、,更需要依靠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以及综合多学科的思维体系。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加速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前沿,孕育新的学科方向。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跨学科的协同合作是激活创新基因、寻找创新突破点的必然途径。  学科是人们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划分。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原有学科体系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新的科学发现、突破也不断在学科相互交融地带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出现。近100多年里,交叉科学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消除了各学科之间的脱节现象、填补了各门学科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将分散的学科综合起来,从而实现科学的整体化。  纳米科学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一方面,这个属于材料科学范畴的

3、科研领域,吸引了物理、化学、电子等诸多领域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另一方面,纳米科学领域日新月异的进展,也推动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在对生物生理机能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纳米科学的身影;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中,也有纳米科学的贡献。可以说,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各学科的外延不断扩大,学科之间的原有藩篱逐渐模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  打破学科之间藩篱、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创新本身就意味着突破固有思维和框架。随着人类对原有学科框架内知识研究的深入,往往突破原有学科框架,将目光投向少有人涉足的学科边缘、交叉地带,并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才能开启创新基因,

4、寻找到创新的“富矿区”。  一项关于诺贝尔奖的统计数据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中,超过40%获奖者的发现是在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尤其在上个世纪最后25年,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中接近半数都授予了在交叉学科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可以预见,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创新出现在学科交融的空白地带。  作为一个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具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各学科都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队伍,为了早日实现创新突破,推动学科间的协同创新、开发学科交叉地带这一创新“富矿区”,理应成为在中国加快创新进程的重要途径。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

5、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培养队伍,提高我国基础和前沿研究能力。  协同创新提升创新价值  创新不同于发明、研发,它是一个新技术成为新产品、新产业的实现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成为制约创新效率的瓶颈。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是主体,但仅有主体,没有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就不会有创新价值的实现。实践证明,政产学研用五个环节相互衔接、渗透、支持,是重大科技成果产生的必要条件。  屡屡被作为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其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因为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一流高校和一流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技术与资本、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机制。“硅谷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知名大学为依托,以大规模

6、中小高技术公司群为基础,以苹果、谷歌、思科、英特尔、惠普等大公司为龙头,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提高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速度,最大限度提升创新价值。  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组织产学研合作,不能“拉郎配”,应是

7、一种有机的结合、利益的扭合、市场的融合。这种深层次的紧密契合是合作开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产学研各主体定位清晰,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  政府科技资源越来越庞大,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化为科技研究创新目标的机制。科技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