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

ID:38365073

大小:4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1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_第1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_第2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_第3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_第4页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发布来源:市住建委  发布时间:2011-03-30       北京市人民政府日前颁布《北京市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从今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市第一部对既有房屋建筑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政府规章。  房屋建筑的正确使用、安全使用,不仅关系到城市既有房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按照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时,客观要求城市建设和管理要由建设主导期逐渐向管理主导期转变。可以说,这个《办法》正是顺应了北京城市

2、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运而生的。  据介绍,《办法》出台的背景、主要特点和主要内容如下:  《办法》出台的背景  截至2009年底,我市房屋建筑总面积已经达到9.03亿平方米,其中,城镇7亿平方米,农村2.03亿平方米。无论从既有房屋建筑的总量上,还是从城市建设管理的客观要求上看,加强既有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都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一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早期建成的房屋建筑标准比较低。大家知道,我们国家在不同年代建设的房屋建筑,由于设计标准、建筑材料以及施工工艺都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房屋建筑使用年限增长,建筑结构、部件和设备逐渐老化,使

3、用安全管理的社会需求日益迫切。  二是,我们在既有房屋建筑使用安全观念上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合拍的问题。长期住房福利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房屋使用安全责任观念,已经不再适应住房私有化条件下的管理规律,所有权人、使用人、管理人缺乏对房屋建筑进行维护保养的意识,致使使用安全责任不落实,权利义务不明确。另外,人们还普遍缺乏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一般常识。  三是,对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的管理理念已经落后于房屋建筑的发展形势。长期以来,对既有房屋建筑的管理还停留在“重事后、轻事前”、“重治危、轻防危”的被动管理阶段。  四是,行政管理手段还存在不配套、不完善的

4、问题。首先,现行的法规政策对房屋建筑安全检查和安全隐患治理缺乏有效监管手段,对诸如擅自拆改结构、超设计荷载使用等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制止措施;其次,房屋安全鉴定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与房屋建筑结构类型复杂等客观实际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第三,还没有形成对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强化管理的态势;第四,城市危险房屋的治理还没有一套规范、有序、可操作的强制程序。6  在充分认识我市既有房屋建筑管理形势的前提下,我们邀请了国内众多房屋建筑管理专家,对我市既有房屋建筑管理进行了4年的全面、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市政府法制办的主导下,自2009年正式启

5、动立法调研,经过专题研讨、公开征求意见,最终形成了这个《办法》。  《办法》的主要特点  作为北京市第一部对既有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进行规范的政府规章,《办法》有一些特点值得我在这里向各位做一个归纳介绍。  (一)贯彻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形成了完整的管理链条。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世界先进城市对既有房屋建筑实施管理的通行的先进理念。“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把房屋建筑从“出生”到“灭失”,看作一个生命周期,在每一个管理阶段实施必要管理,并使每一个环节有效衔接,形成管理链条。这个“全生命周期”通常被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就是开

6、发、建设单位履行保修责任阶段;第二阶段,就是业主通过一定形式对房屋建筑进行专业化维修、养护和管理,使其在设计使用期内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第三阶段,就是业主在房屋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时再投入,对房屋建筑进行大修,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指导下,《办法》着重建立、完善了管理链条,对房屋建筑从“出生”到“灭失”整个过程的使用行为、检查维护、安全评估与鉴定、安全问题治理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实现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都有人管、有招管。改变了过去“重事后、轻事前”、“重治危、轻防危”的被动管理方式,实现了由“治危”向“防危”、由“

7、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由“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的转变,从而更加符合房屋建筑使用安全管理的客观规律。  (二)坚持了业主负责、政府主导、整体利益优先的原则。  “业主负责”,就是要根据《物权法》的精神,明确所有权人在行使对房屋建筑的法定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的对房屋建筑进行风险预防、维修资金投入、持续管理等相应义务。  “政府主导”,就是要将房屋建筑管理纳入法治的轨道。房屋建筑管理涉及主体众多,如果没有良好的法治作为保障,极易出现弱势群体和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情形。同时明确安全管理对象、程序、标准、资金来源以及政策激励措施等,提高安全管

8、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整体利益优先”6,就是要强化政府对房屋建筑管理工作的统筹与协调能力,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从而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比如,一栋住宅楼中有一户私自拆改承重结构、改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