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

ID:38366778

大小:1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_第1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_第2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_第3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_第4页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情分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已经从初中的学习方式过度到高中的学习方式,基本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他们通过在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已经接触过遗传的一些相关知识,知道性状是有遗传物质控制的,但是对生物体遗传的相关规律还不太了解,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性趣。但是他们可能通过其它渠道认识到一些这方面错误或者不完全的知识,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确认识遗传的基本规律,更正以前错误的认识,补充以前在这方面不完全的知识。通过之前的关于“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学习,学生更能提出多对性

2、状在遗传中的规律,有不断完善遗传规律的知识结构的欲望,这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探究和学习积极性,这将对提高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积极作用。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统计学的知识体系不够完善,这对自由组合规律中有关概率等问题的计算和理解有一定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稍微渗透一些这些方面的知识。教材分析:本节为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模块2《遗传与进化》第1章第2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上继基因分离定律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是遗传学的基础,也是中学生物学中要求掌握的规律之一。它在遗传育种和人类遗传

3、病推断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4.自由组合定律;5.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6.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教材内容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的顺序来构建框架体系。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讨论,便于学生的思维随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从实验中领悟科学的方法。本节内容与本学期学习的其他内容有紧密的联系,整册书是按照遗传学发展的历程来编写的,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揭示的是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这是学习遗传两大基本定律的基础;第3章(基因的本质)这是

4、进一步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了遗传的两大规律;第4章(基因的表达)这揭示的是基因是怎么控制性状的;第5章(基因的突变及其他变异)是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学角度解释性状的变异;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讲述的是遗传规律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发展;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从群体的角度,讲述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总之,既然整册书是按照遗传学发展的历程来编写的,抓住这条主线,就可以像串珠一样找出各章之间的有机联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杂交试验分析图解。2.说出基因型、表现型和等位基因的含义。3.会利用基

5、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计算F2代中的性状分离比例。4.理解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二、能力目标:1.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生执着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索精神。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8-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基因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验证。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阐释与理解。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二、教学难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2.应用自由组合规律解决生产生活上的问题。教学方法归纳法、讨论法、讲授

6、法和练习法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新课导入1.复习分离定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通过一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总结出来的分离定律。那么什么是分离定律呢?分离定律——“性状是受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控制的,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去,随配子一起遗传。请问孟德尔的一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是如何设计的呢?2.提出探讨的问题:那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但生物不是只有一种性状,而是具有许多种性状,例如上节课说到的豌豆有7对相对性状。那么,当两对或两

7、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同时考虑时,它们又遵循怎样的遗传规律呢?是否还遵循3:1的规律分离规律呢?它们的这些相对性状在遗传的时候是怎么样的?这些问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明白了。回忆、思考、讨论回答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问】1.一对性状的遗传是否影响其他对性状的遗传?2.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是怎样设计的?3.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同学们的回答,到底对不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讲述】教师以图1-7和学生的回答讲述: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实验现象阅读P9~P10第三段,

8、思考提出的问题。以旧学新-8-1.杂交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黄色、圆粒(种子、100%)2.F1自交:黄色、圆粒(种子时的F1)(即:黄、圆X黄、圆)同植株卵子精子F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