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酸碱盐化学性质)说课

酸碱盐(酸碱盐化学性质)说课

ID:38375722

大小:3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1

酸碱盐(酸碱盐化学性质)说课_第1页
酸碱盐(酸碱盐化学性质)说课_第2页
酸碱盐(酸碱盐化学性质)说课_第3页
资源描述:

《酸碱盐(酸碱盐化学性质)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酸碱盐复习——酸碱盐化学性质》说课稿息烽县温泉中学:田亚飞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你们,希望你们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盐复习——酸碱盐化学性质》。下面我从教材及中考方面、学生学情方面、教法与学法选择及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及中考分析(一)基本情况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

2、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二)复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常见酸碱盐化学式的书写,从组成角度体验物质命名和分类;2、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比较归纳,构建酸碱通性和盐的化学性质,掌握规律,形成知识体系;4、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规律。2.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的求同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生活态度。(三)复习重难点:1、

3、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复分解反应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与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二、学情分析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都需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又联系不上,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清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全凭做题经验套解习题。从学生年龄和生理特点上看,他们有好奇心,喜欢动手,在实

4、验探究方法、学习方法和总结知识系统性、条理性等方面均有欠缺。因而,必须构建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学生能从各自的原有水平出发,对已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补充或整理并用之于实际情景中。三、教法与学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亦即对该知识系统性、综合性的建构,最好的办法应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基于这样的

5、理念:首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奇怪的白膜”引入,之后活动一让学生识别物质类别,然后,利用活动二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体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活动三:引导学生对酸、碱、盐、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运用,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最后通过活动四让学生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学会简单的初级设计,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总之本节课运用了:实验探究、讨论归纳、讲练结合的方法。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着重讲解酸碱盐

6、的化学性质,即使是这样时间也有限,有关离子共存、离子鉴定、除杂等问题将在后面的专题里学习。在教学中我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编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问、实验设计,在练习、讨论、实验设计中让学生复习酸碱盐的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到升华。1、引入课题:利用解决实验室里的遇到的“奇怪的白膜”的知识点引入课题。2、复习旧知,梳理脉络活动一让学生将各物质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学生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能力。并通过活动二让学生利用利用酸、碱、盐的性质得到区分稀硫酸和石灰水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归纳的学习

7、方法。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知识脉络更清晰。总结完善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3、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活动三学生通过学习应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活动四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实验初级设计,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并能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也正是中考中的难点。五.总结评价与反思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清楚?通过板书设计进行反思回顾,整理归纳。教学反思本节课由于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需要在课堂上灵活地处理和把握,以便

8、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