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

ID:38438207

大小:187.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6-12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_第1页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_第2页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_第3页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_第4页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住宅区建筑设计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格式盛晟.阳光城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一、规划设计概况1.1区位条件: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人民路477厂老厂区及周边地块,位于安庆市新旧城区结合地带,交通地理位置优越。用地向南可观看秀美的长江江景,向西可观迎江寺振风塔,向东眺望雄伟的安庆长江大桥,北临安庆最繁华商业街—人民路。基地具有不可复制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总用地面积为105632.93㎡,用地被人民路分隔分为南北两块用地,(北地块面积为43331.81㎡;南地块面积为62301.12㎡)。北地块用地面积为43338㎡,基地四界东至长江大桥西侧规划道路,北至华中东路,南至人民路,西至规划道路。南地块

2、用地面积为62316.6㎡,基地四界东至桥头公园,南至沿江东路,西至渡江路,北至人民路。1.2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要素条件1.2.1.南地块用地现状⑴基地位于长江北岸,用地方正,基地南侧与大桥景观公园仅一堤之隔,江景视野辽阔。⑵基地距离东侧长江大桥120米,大桥高速交通噪音及大桥高耸体量会对地块产生一定影响。⑶基地东侧毗邻桥头公园,桥头公园定位于景观优美的市民休闲绿地公园,为周边居住社区提供一个休息,娱乐的活动场地。 ⑷人民路北侧现状多层住宅贴临道路建设,建筑较为老旧,住宅前后排距较近,其日照条件较为严苛,对南地块西北角的开发利用产生了较大程度制约。 ⑸沿江东路高

3、程高出场地高程约6米,对低层楼层观赏江景产生了视觉遮挡。 1.2.2.北地块用地现状⑴基地距离东侧长江大桥50米左右,大桥高速交通噪音及大桥高耸体量会对地块产生一定影响。⑵地块西北侧夹角地块为已报批通过的云珠.海棠湾住宅区,南侧建筑退界为15米,在没其它建筑物遮挡的情况下本身的日照也仅满足规范要求,严苛的日照计算条件对北地块规划排布带来一定制约因素。⑶地块形状不规则,北面长条地段利用有局限。⑷基地西南侧为城市公共绿地,基地东南侧与桥头公园隔人民路相对。二、设计依据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

4、006)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8.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资料9.相关的现状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三.规划目标、原则、理念3.1规划目标1、设计集中体现“生态、智慧、宜居”的规划指导思想,妥善规划建筑布局,合理配置相关建筑功能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2、以相关规划条件为依据,结合本区域的环境条件,根据本项目的开发

5、要求,协调住区内外部关系,确定小区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环境设计。3、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居住理念,顺应新世纪不断发展的居住要求,力争创造一个具有宜人环境、丰富文化内涵、鲜明个性的新时代和谐居住社区。4.以前瞻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处理建筑环境和建筑形象,符合现代居住理念和居住生活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要求。3.2规划原则3.2.1整体性原则用地位于长江大桥进入安庆市的门户区域,也是新老城区交接区域。本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上位规划思想,其功能设置需要为周边提供相应的居住,商业购物,教育,市民活动场地等配套服务,为社区和整个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建筑

6、功能由配套商业功能和居住功能两大部分组成,居住用房由商品房住宅和关系到社会民生的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和还建房组成。规划设计必须采取整体规划统一设计,使配套设施和各个类型的居住建筑形成有机和谐的整体,相得益彰。同时与周边社区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共建和谐社区。体现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共生性。3.2.2.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原则商业区,居住区的各项配套设施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为住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不仅要考虑目前发展的需要,同时兼顾远期规划的可持续,提倡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以突出规划的预见性、先导性。3.3.3.生态性原则小区规划要体现资源节约

7、、环境友好的原则,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符合当今社会生态、绿色、低碳的主流价值观念。完美整理Word格式3.3规划设计理念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兼顾城市特有的生活特点,强调住区的宜居性,和配套设施的便捷性。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渗透至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自然---从营造高效、生态的自然景观环境出发,尊重自然,合理改造、利用自然,通过空间的有效分隔与组合,塑造宜人的景观及小气候环境,力求创造出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社会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经典高尚居住空间。文化---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使之与现代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既体现当地文化的

8、传承,又有现代开放的人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