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

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

ID:38439768

大小:1.06 MB

页数:24页

时间:2019-06-12

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_第1页
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_第2页
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_第3页
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_第4页
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晏子春秋(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晏子春秋(节选)孩子们:一个月文言文的学习,今天,我渴望看到你们的闪光!——王晓逸文言文文本晏子春秋教学重点:1、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学习并知晓故事内容。2、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文言文学习方法学习课外文言文。3、梳理和巩固文言文知识结构,为以后阅读课后文言文做到“能读、能译、能学”打好基础。晏子其人晏子(?——前500),名晏,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读:读准断句、停顿、语气。读一读:1.晏子将使楚,

2、楚王闻之。2.其实味不同。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停顿的标志是“∕”,语气能让我们明白句子的内容与情感。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陈述说明)2.其∕实∕味不同。(断句错,意思全变)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反唇相讥,质问的语气)知:逐词逐句的翻译。1、晏子将使()楚。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2、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出使)听到这个消息熟悉将要用什么办

3、法辞令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3、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若他、晏子做什么偷窃绑犯罪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4、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5、酒()酣,一人为二吏缚逐于

4、王前,()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一个人被两个小官吏绑着驱赶到楚王面前。喝酒…为…于…6、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通何,什么7、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8、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只,只是它的果实

5、不同莫非本来擅长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很相象,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9、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楚王笑着说:“圣人(指晏子)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通嬉、开玩笑这里是羞辱的意思悟:先知内容,后悟主旨。1、本文共分几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写楚国君臣事前的密谋策划。写晏子机智地挫败了楚国君臣的阴谋。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3、本文的写作特点主要是什么?(1)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2)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积:文言词汇、句式、翻译技法1、你能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吗?(1)“曷”通“何”(什么)(2)“熙”通“嬉”(玩笑)(3)“邪”通“耶”(语气词,同吗)2、你都能积累那些

7、词语?(1)古今异义词:其实(古义:其,代指;实,果实;词义分开)(今义:表承接上文,多含转折的意思,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所以(古义:用来,靠它来;也做“之所以”,表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多用于表结果。)问:有哪些词语的用法和现在的词语用法有点区别?(2)词性活用楚王赐晏子酒酒:名词作动词,喝酒。一人为二吏缚于王前前:名词做状语,面前。3.积累句式:对你以后学习文言文很有启发!A.判断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圣人非所与熙也。B.省略句今方来(其)今方来(橘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8、C.倒装句吾欲辱之,何以也?以何(辱)D.被动句一人为二吏缚于王前…为…于…课后作业:熟读并背诵文本。课后小结:读知悟积教学后记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3、基本掌握课文主要知识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