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

ID:38463779

大小:459.05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9-06-13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_第1页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_第2页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_第3页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_第4页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_第5页
资源描述:

《财务状况综合分析-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章财务状况综合分析1Z.Z.,JCNJU,2011.本章要点7.1杜邦分析法7.2沃尔评分法7.3经济增加值分析7.4平衡计分卡分析2Z.Z.,JCNJU,2011.7.1杜邦分析法7.1.1杜邦分析体系7.1.2杜邦分析思路7.1.3杜邦分析案例3Z.Z.,JCNJU,2011.7.1.1杜邦分析体系①②4Z.Z.,JCNJU,2011.5Z.Z.,JCNJU,2011.7.1.2杜邦分析思路6Z.Z.,JCNJU,2011.7.1.3杜邦分析案例7Z.Z.,JCNJU,2011.7.2沃尔评分法7.2.1沃尔评分法的雏形7.2.2沃尔评分法的步骤

2、7.2.3沃尔评分法的应用8Z.Z.,JCNJU,2011.7.2.1沃尔评分法的雏形9Z.Z.,JCNJU,2011.7.2.2沃尔评分法的步骤选择财务比率确定各个财务比率的权重确定各个财务比率的标准值计算各个财务比率的实际值计算各个财务比率的得分计算综合得分10Z.Z.,JCNJU,2011.案例:四川长虹11Z.Z.,JCNJU,2011.案例:深圳康佳12Z.Z.,JCNJU,2011.7.2.3沃尔评分法的应用13Z.Z.,JCNJU,2011.14Z.Z.,JCNJU,2011.7.3经济增加值分析7.3.1经济增加值的分析思路7.3.2经济

3、增加值的特点7.3.3经济增加值的计量7.3.4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步骤7.3.5经济增加值的价值驱动因素分析15Z.Z.,JCNJU,2011.7.3.1经济增加值的分析思路16Z.Z.,JCNJU,2011.7.3.2经济增加值的特点考虑了股权资本的成本EVA是对企业真实经济利润的判断17Z.Z.,JCNJU,2011.7.3.3经济增加值的计量NOPAT和NA的计量—财务数据的调整综合资本成本Kw的计量18Z.Z.,JCNJU,2011.NOPAT和NA的计量—财务数据的调整(1)调整项目①R&D支出②战略性投资③商誉④市场营销费用⑤折旧⑥各种准备⑦递

4、延税款19Z.Z.,JCNJU,2011.NOPAT和NA的计量—财务数据的调整(2)调整原则①可以得到必要的数据②管理人员能够理解这项调整③这项调整可以向员工、董事会和股东解释④这项调整是确定的,即这项调整能够被具体化,且至少在3年中不必更改。20Z.Z.,JCNJU,2011.综合资本成本Kw的计量21Z.Z.,JCNJU,2011.(1)债务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税前债务资本成本×(1-所得税税率)=KD(1-T)22Z.Z.,JCNJU,2011.(2)股权资本成本股权资本成本=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的风险溢价23Z.Z.,JCNJU,201

5、1.7.3.4经济增加值的计算步骤1.计算资本总额2.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3.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4.计算经济增加值24Z.Z.,JCNJU,2011.7.3.5经济增加值的 价值驱动因素分析EVA=(资本回报率-资本成本率)×资本=(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资本成本率)×资本25Z.Z.,JCNJU,2011.1.提高销售利润率,降低生产成本2.提高资本周转率3.降低资本成本率4.扩张资本规模26Z.Z.,JCNJU,2011.7.4平衡计分卡分析7.4.1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思路7.4.2平衡计分卡指标的平衡关系7.4.3用平衡计分卡支撑战略7.4.4建立

6、平衡计分卡的步骤7.4.5平衡计分卡系统分析27Z.Z.,JCNJU,2011.7.4.1平衡计分卡的分析思路1.财务角度2.顾客角度3.内部业务角度4.学习和创新角度28Z.Z.,JCNJU,2011.29Z.Z.,JCNJU,2011.7.4.2平衡计分卡 指标的平衡关系1.结果指标与动因指标的平衡2.日常指标和战略指标的平衡3.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衡30Z.Z.,JCNJU,2011.7.4.3用平衡计分卡支撑战略1.说明远景2.沟通和联系3.业务规划4.反馈与学习31Z.Z.,JCNJU,2011.7.4.4建立平衡计分卡的步骤1.确定平衡计分卡项

7、目的目标2.选择适当的业务部门3.就该部门的战略目标达成共识4.选择和设计评估手段5.指定实施计划6.通过最终的实施计划,把平衡计分卡融入企业的管理制度并发挥作用32Z.Z.,JCNJU,2011.附注:不同企业间进行比较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一)同类企业的确认(1)最终产品相同(2)内部生产结构相同(3)股份特性相同(4)规模相近(二)会计政策的差异问题(三)非货币性信息的使用33Z.Z.,JCNJU,2011.本章回顾7.1杜邦分析法7.2沃尔评分法7.3经济增加值分析7.4平衡计分卡分析34Z.Z.,JCNJU,20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