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ID:38466134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黄河颂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黄河颂》教学设计油槐初级中学马前珍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分析诗歌的关键语句,深入理解诗歌。3.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重点1.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有感情地诵读诗歌。2.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蕴含的爱国热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怀。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播放背景音乐张明敏《黄河颂》。同学们,黄河被誉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往今来,众多的英雄豪杰,无数的文人墨客,来到黄河之边,站在高山之巅,歌唱着黄河,赞叹着黄河。如(师生齐说):“黄河之

2、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不得不说,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屹立不倒,正是伟大的黄河精神鼓舞着我们,当抗战爆发之时,诗人向着黄河母亲,唱出豪迈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读一读,品一品,感受黄河的无穷魅力,学习黄河的不朽精神。写作背景:1938年,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壮丽的黄河和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在1939年到延安后,他就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共八个篇章。本文选自《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读后正音,积累词语。2.聆听名家朗

3、读《黄河颂》,谈谈自己的聆听感受。三、再读理解1.小组合作分段朗读,揣摩情感。2.教师点拨朗读节奏,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朗读展示。3.学生自由读诗中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从这些诗句中读到了什么。4.思考:诗歌主体部分可分为几层?概括各层大意。明确:分为三层: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四、感悟探究1.通过诗歌对黄河的描绘、赞颂,你认为黄河精神有哪些内涵?2.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明确: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3.作者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

4、明确: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自古就是军事天险,挡住了侵略者的脚步,保卫了中华民族。像歌里唱得“青纱帐里……”)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一些万丈/浩浩荡荡”正体现了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5.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这节诗的结尾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激励着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5、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五、诵读升华播放背景音乐,在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的齐声朗读课文。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黄河颂》,我们对歌词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我们对黄河的关注才刚刚开始,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是《保卫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希望大家收集关于黄河的资料,有机会去一去吉县壶口瀑布,更深入地走进黄河。同时,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在我们炎黄子孙的心中,黄河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我们不是出生在抗日年代,但今天的中华民族还远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负的地步。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才能真正地做到有能力爱国!作业设计:1.积累有关黄河的诗词

6、名句。2.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歌。3.如果你站在黄河边,望着气势磅礴的黄河,你想说些什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