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ppt课件(45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ppt课件(45页)

ID:38467227

大小:3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3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ppt课件(45页)_第1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ppt课件(45页)_第2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ppt课件(45页)_第3页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ppt课件(45页)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孔乙己》公开课ppt课件(45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导学案(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能力目标:理解作者的思想,领会文章的寓意。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只要人才保持良好的心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持之以恒,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教学重难点:重点:1、读懂理解课文,并能熟读成诵2、加强人才观教育      难点:韩愈为什么会产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感慨。教学方法:自读法、朗诵法、讨论法。教学课时:2课时。一、导入讲述《伯乐相马》的故事。(见附录)这匹千里马最终得到了伯乐的赏识,但是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被赏识,被重用呢?学了韩愈的《马说》

2、,我们就知道了。二、简介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唐朝著名文学家,自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南河阳人,出身封建官僚家庭,“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也就是中唐时期。其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的遭遇也是这样,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毛遂自荐,可惜不得重用。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但始终郁郁不得志,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3、解题:请同学们看看标题,我们以前有学过与《马说》这

3、个标题相类似的文章吗?(《爱莲说》、《师说》)。谁来说说“说”是什么意思?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三、初读课文(一)朗读小建议:要求读得流畅,注意语气、重音和停顿,在朗读中感知课文,一篇文章要读出感情,需要注意:语句停顿适当,语速疾缓的适中,语调高低的讲究。(本文是些千里马悲惨遭遇的,所以语速要缓慢,语调要低沉)朗读比拼方式:小组内比赛朗读后,选取朗读比较具有感情的学生,被选取的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段落与其他小组学生比拼

4、。4看看那一个小组选出的学生读的准,读的感情丰富。1、听老师范读,听准字音;2、自读,读准字音;3、互读,纠错,注意流畅;4、听录音,注意感情、划分节奏;5、自读,要有抑扬顿挫,组内互相点评;6、派代表展示朗读,声音洪亮,感情充沛。7、全班齐读(二)比一比,看谁背的快。(5分钟)各组派代表背诵,看谁记的多。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课文翻译。动手能力大比拼:哪一个小组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下列词义准确的解释出来,就是本环节优胜小组。1、重要实词:奴隶(受奴隶主役使、地位低贱的人)辱(辱没)槽枥(马厩)骈(一同)称(著称)等(等同)才美(才能,美好的素质)尽(竭尽)执(拿着)道(方法)临

5、(面对)通(通晓)意(意思)知(识别)2、虚词:而(但是,表示转折)祗(只是)故(所以)虽(即使)或(有时)是(这种,代词)且(况且)安(怎么)之、其3、一词多义:  (1)、虽虽有千里只能(    )故虽有名马(    )(2)、食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策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4)、以  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5)、其安求其能千里也(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  )(6)、之、  虽有千里之能(   )   执策而临之 (     )(7)、或

6、 一食或尽粟一石 (    )(8)、是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9)、等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10)、安 安求其能千里也 (     )(11)、见 才没不外见 (      )(12)、材 食之不能尽其材 (    )(13)、邪 其真无马邪 (      )4、通假字:食、见、材、耶5、词性活用:策:名词作动词  用鞭子打6、特殊句式: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四、感知课文内容,打擂台。1、派代表来翻译课文,其他同学指出翻译不足的地方,并补充。2、分小组比赛,谁能提出问题把对方难倒?(就自己不理解的或认为重要的问题来提问)五、研读课文,品味意境1、小

7、组讨论以下五个问题(男女生展开竞赛)4①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②千里马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作者要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是一般的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因此,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性的作用。③“食马者”是怎样对待马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