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

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

ID:38475703

大小:8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3

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1页
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2页
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3页
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4页
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_第5页
资源描述:

《认识 二元一次方程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一、学生学情分析我校为农村中学,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但学习过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方程的定义,等式的基本性质。这些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间断了一个暑假,不光概念模糊,而且对于应用也忘记。在讲课前,提醒学生对以上知识进行复习;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情况,引导他们共同回顾梳理旧知识,上课组织他们完成课前预习,为本节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本节所涉及的实际问题均为全体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也容易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解题.二、教学任务分析二元一次方程是继一元一次方程后,又一个体现符号表示思想的内容,它是刻画现实世

2、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在数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知识的一个重要基础.它既是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伸和拓广,又是今后学习平面解析几何等知识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学习过程中,要突出强调建模思想,展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是贯穿方程与方程组的一条主线.【教学目标】(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能判别一组数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2)会根据实际问题列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重点】(1)掌握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它们解的含义;(2)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教学

3、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情境引入(一)情境实物投影,并呈现问题:在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头老牛和一匹小马驮着包裹吃力地行走着,老牛喘着气吃力地说:“累死我了”,小马说:“你还累,这么大的个,才比我多驮2个.”老牛气不过地说:“哼,我从你背上拿来一个,我的包裹就是你的2倍!”,小马天真而不信地说:“真的?!”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师: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讨论2分钟,然后发言)学生设两个未知数,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生:我们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

4、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得方程:.设计目的:师通过有趣的情景提问,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很有实效。第二环节:新课讲解,练习提高(一)二元一次方程概念师: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生:归纳,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师解析:①含有两个未知数;②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一次.巩固练习:1.下列方程有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1),(2),(3),(4),(5),(6).2.如果方程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m=,n=.(二

5、)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师:上面的方程中的x含义相同吗?y呢?(两个方程中x的表示老牛驮的包裹数,y表示小马的包裹数,x、y的含义分别相同.)由于x、y的含义分别相同,因而必同时满足和,我们把这两个方程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写成,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像这样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如:注意:在方程组中的各方程中的同一个字母必须表示同一个对象.巩固练习: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因承上面的情境,得出有关方程的解的概念1.适合方程吗?呢?呢?你还能找到其他x,y值适合方程吗?2.适合方程吗?呢?3.你能找到一组值x,y同时适合方程和吗

6、?各小组合作完成,各同学分别代入验算,教师巡回参与小组活动,并帮助找到3题的结论.由学生回答上面3个问题,老师作出结论: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设计目的:教师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提问,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可以突破重点,难点。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生:1.含有两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个互相关联的两个数值,它有无数个解.3.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它的解是两个方程的公共解,是一组确定的值.设计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答问,锻炼了学生组

7、织语言的本领,又锻炼学生语言的准确性和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第四环节:布置作业第五环节: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中如何用精巧的提问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这是我们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在本节数学教学中,我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觉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作为起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提问,正是满足了学生这一需求,使学生在有趣的、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对数学有了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