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

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

ID:38482372

大小:2.24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6-13

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_第1页
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_第2页
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_第3页
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_第4页
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债券研究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2012年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2012年9月19日收益率指标期限国债(%)经济转型:从探讨到实践,距离究竟有多少12.8023.06—债市中期不悲观33.2053.2973.45持有期策略占优,信用债好于利率,配置时点渐近:经济即使上升也会较缓,四103.52季度债市的投资环境不悲观,在CPI缓慢上行及信用债供给冲击逐渐消化之后,153.73债市特别是信用债仍然会有较好的持有期回报。配置时间已近(大约在9月末10银行间国债指数月初)。信用债优于利率债,而可转债的投资仍具有不确定性,趋势性投资机会尚未到来。策略上逐步挑选期限为中长期

2、(5-7年)AA及质优AA-的信用债,品种120120上优先选择城投债,规避股东背景薄弱特别是民营的产业债。而利率债方面尽管长119119债上行和下降的空间均不大,但持有期收益弱于信用债,若配置,则国开债更优(供118给压力小,隐含税率较高),但债券整体的交易性机会可能不大。118117117116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5点总结,我国似乎准备不足:1)转型前都存在劳动力成本116上升、出口优势受折等困难;2)转型前的思想认识非常深刻,如美国摒弃总需求115Nov/11Feb/12May/12Aug/12管理的凯恩斯理论转向供给理论;日本在60年代开始就形成的国

3、民收入倍增计划,资料来源:海通证券研究所对经济发展的目标有明确的选择取向;3)转型的核心要素是通过政策变化创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良好环境,敦促把资金资源引导配置到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行相关研究业;4)政府政策基本上都采用了“紧缩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暂时保经济短期以风险释放为主,但中期并不悲观12.8.27的汇率政策”,且政策紧缩不坚定或半途改路有导致转型不彻底的败笔可能;5)银行是否会接手债市最后一棒?非常勉强转型以财政政策马首是瞻,它决定了转型的方向,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也很重要,12.7.23但起辅助和配合作用。信用债收益率易上难下,仍建议缩短久期1

4、2.7.13利率债机会减少风险渐长12.6.25我国缺乏经济增长点,经济暂未企稳,政策似温吞水难改大格局:73%的利润集从经济增长方式视角看通胀走势—2012年中在垄断或管制行业;而制造业生存环境仍然恶劣;顺周期因素仍然显示经济下滑中期投资策略利率债12.06.14国债期货最便宜可交割券的原理与实证分还没有企稳回升,当前政策似温吞水,基建及贷款的增长相对有限。析12.05.23宏观经济展望及债市是否会热点切换引发CPI上升的因素:1)流动性基础不乐观;2)国际粮价上涨对食品类价格有12.4.122012:债市的居安思危,信用债只待朝露带动,主要是玉米和大

5、豆受影响最大,但猪肉供给较为充分仍将小幅下降;3)QE311.12.9对大宗商品价格有助涨,但美元走软空间有限,同时,全球经济仍然低迷需求不旺,2011四季度债市投资策略:利率长债确定性机会临近11.09.22加上今年中期以来国际原油已经上涨了30%,涨幅相对有限。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信用债供给源源不断?否,发行利率也有上限:1)信用债市场姜金香容量有限,信用债是对信贷的补充,但二者相差悬殊;同时除债基今年由于个人投SAC执业证书编号:资者参与热情高加大发行外,并没有重量级的资金入市(社保基金和养老金等);S08505110100052)从国

6、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看,信用债的发展并没有突飞猛进,银行配置信用债电话:021-23219445的比例在提高,但幅度也并不大;3)虽然从历史均值情况看目前的发债成本与贷Email:jiangjx@htsec.com款相比优势并不大,但历史上都有企业愿意以更高的代价来发债融资的先例。与贷款利率的差距来看,AAA和AA的企业债及中票距离历史上最大值都有80BP左右,但基本面上今年的经济环境比前述三年都低迷,且企业的盈利状况不佳融资需求并不旺,主要是现金流的刚性需要(如还款、维持现有经营等)及地方政府可能投资冲动带来的融资需求。关于城投债的发行成本,今年应不及去年发

7、改委8%上限,结合基本面我们认为城投债的发行上限大约是7.5%。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债券研究·四季度策略目录1.他山之石:距离转型究竟多远...........................................................................................61.1转型前的背景及经济困境...........................................................................................61.2转型

8、前必有思想上的深刻探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