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

ID:38483714

大小:91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3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_第1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_第2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_第3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_第4页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课《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教学设计广东省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张志坚【课程标准和考纲分析】等高线地形图的课程标准是:1.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地形图的考纲要求是:1.能够区别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海拔和相对高度;懂得利用等高线和高度表在各种类型的地形图上估算高度。2.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3.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顶、盆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对考纲要求的把握:1.“海拔和相对高度”是两个有关地形的基本概念,使用“读图计算”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概念

2、的区别和联系。2.考纲要求学生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判别不同的地形部位,能够判断坡度的陡缓,其中山峰、鞍部、陡缓坡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山脊和山谷的区分则较为难一些。为达到要求,设计学生较感兴趣的课堂活动,结合杨桃小实验,让学生在活动和实验中懂得山脊和山谷的区别,并在练习中总结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特点。3.通过实践性较强的课堂活动加强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能力。【复习内容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是选自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等高线地形图是整个地理学习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地图,这种地图在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总论和分区地理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可以说它是贯穿整个

3、地理学习的基础。此外,等高线地形图作为等值线图的代表首先出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它的学习将对学生以后学习等温线分布图、等降水量分布图、等人口线分布图等一系列等值线图的学习至关重要。 等高线地形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二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判断坡度的陡缓。但本节是复习课,复习内容不能只局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必须延伸到前后所学的关联内容,知识广度上也应有所拓展,如拓展到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等。此外,学生对这部分的知识虽然已经学习过,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遗忘,所以复习时既要扣住基础知识,又要通过不同难度的练习加强学生

4、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峰、鞍部、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判断坡度的陡缓。【教学重点】运用等高线地形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正确判读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辨别坡度的陡缓。 7【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区分山脊和山谷;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教学方法课堂活动、读图分析、知识归纳、比较、讲练结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新课)欣赏一组美丽丹霞的风光图片。学生欣赏图片用风光图片引入新课

5、,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基本概念朗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课标要求。学生朗读学生明确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活动一:谁说的对?设计故事情节:一位住在青藏高原的老人对他的孙子说:“珠穆朗玛峰是我见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少有4000米。”“爷爷说的不对,书上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43米。”(附图1)学生判断爷孙俩谁说的对?为什么?通过两个活动明确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五个基本概念,比较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懂得等高线的画法。在图中画出等高线。(附图2)学生画等高线,并说明画等高线的依据。承转:在等高

6、线地形图上如何看出地形的形态和坡度的陡缓呢?等高线地形图与实际的地形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呢?首先需要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基本地形部位。7环节三二、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基本地形部位初探地形图&亲子活动江门实验中学初二年级在暑假举行一次亲子活动——拥抱大自然。邓齐带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来到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参加这次活动。由于活动在山地中举行,学校为每个家庭准备一幅圭峰山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邓齐的家人看着地形图一脸茫然。邓齐说:“我会看,我们刚刚学完等高线地形图,本次活动由我来指挥。”活动一:寻宝大行动各家庭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寻找出山中藏匿的宝贝,并说出宝贝藏在山

7、体的什么部位,识别地形部位的依据是什么?活动二:登顶观光从安全角度出发,各家庭请选择一条比较容易爬山的路线登顶,并说明选择的理由。活动三:请在活动区找到一处瀑布,观赏瀑布美景,并解释这里为什么会形成瀑布?(附图3)学生以四人为一组组成一个家庭,完成这次亲子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顶、鞍部、山脊、山谷、陡崖等基本地形部位,会判断坡度的陡缓。亲子活动的设计使学生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有利提高学习积极性,令他们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小组活动有利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并确保每个学生参与其中。7整理知识要点:1、山顶(山峰):山的最高部位,等高线

8、闭合,中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