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体的展开体图

正方体的展开体图

ID:38485195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3

正方体的展开体图_第1页
正方体的展开体图_第2页
正方体的展开体图_第3页
正方体的展开体图_第4页
正方体的展开体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方体的展开体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设计与意图教学内容:第十一册第10~11页的例3以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三的第6、7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强化对长、正方体的面和棱的认识。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教学重点:认识长、正方体的展开图。难点:学生探究不同的剪法,判断能否折叠成长、正方体。教具准备:教具:电脑课件,长、正方体的纸盒2个,正方体的展开图若干。学具:在正方体的学具外面用卡纸包好六个面。小

2、刀、教学设计: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1、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长、正方体的特征有了一些认识。今天我们要继续来研究长、正方体。2、操作演示,初步感知。陆老师这里有一个正方体,沿着它的一些棱剪开,每个面要连在一起,展开后的形状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教师操作演示)师:好,仔细观察。我先沿着这三条棱剪开(演示),展开的面是(上面)?(标上面的名称)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老师演示展开的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知道每个面在哪里。)师;这样一剪,原来是立体图形的正方体,展开后就变成了

3、一个什么图形?(平面图形)师:大家观察这个平面展开图,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象个什么?(十字型)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正方体的展开图。(板书课题:正方体展开图)把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把这个展开图再围成正方体。(学生结合语言表达,借助手势进行围一围,老师实物操作。)师:不对呀,怎么只听到5个面呢?(后面不动。)师:那么,我们动手之前,一定要先确定一个不动的面才行。请你和同桌一边说一边借助手势重新再围一次。3、变式训练,培养空间想象力。(把黑板上展开图上面的名称拿掉后,指

4、着其中的任意一个面问)师:如果这个面是前面,想象一下,其它的面是什么面?(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贴上名称)师:这些面找的到底对不对呢,自己借助手势围一围,验证一下。(再任意指一个面,想象其它面,然后验证。)师:(把面的名称再拿掉)你能很快找出3组相对的面吗?(多请几个学生上黑板指一指)那相对面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相对面不相邻)〔设计意图:展开图是实验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用以加深对长、正方体特征的认识,重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本环节在老师的操作引导下认识正方体的标准展开图,它是所有变式展开图的基础,也是学生

5、展开想象,判断能否折叠成正方体的思维基础,学生要有必要而清晰的认识。通过多次的“展开——围成”活动建立清晰的表象,借助“想象——验证”的学习方式,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序的提升,找到3组相对面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演变过程。〕二、自主探索,深化体验。(一)研究正方体不同的展开图。1、动手操作: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剪一剪?好,满足大家的愿望。但有要求(电脑出示),请一个同学来读一遍。清楚了吗?大家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开始吧。要求:(1)剪:沿棱剪开,并且各个面要

6、互相连在一起。可以和老师剪得一样,但老师更欣赏不同的剪法。(2)观察:原来正方体的6个面,现在平面图上在哪,自己标一标。(3)想:看着你的展开图想象怎么围成正方体。(4)验证:再动手围一围。2、请剪出不同展开图的同学交流。交流时要利用学生剪出的资源,让全班同学都能根据不同的展开图找到相应的面,并通过围成正方体进行验证。师:你可以直接在头脑中想象着围,也可以借助手势围。3、小结:师:看来,同一正方体根据剪法的不同,得到的展开图也不一样。那下面的这些展开图判断一下能否围成正方体?(电脑出示练一练第2题,其中再

7、补充一些田字型不能围的。)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全班交流、评讲。老师重点针对一些特殊的展开图进行指导:先确定容易找到的面,哪几个有困难的再动手操作。对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在头脑中想象。可以借助手势。还有困难的,可以动手折一折。4、做完了这些判断,请你思考是不是只要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连在一起就一定能围成正方体?师:同学们在判断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一想,实在不行我们还可以动手折一折。〔设计意图:正方体的展开图形式有很多种,在中学会有更全面更高层次的学习。小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在操作

8、的过程中体会,判断展开图能否围成体,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思维。不同的直观图,折叠起来有着不同的思考方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设计时处处考虑分层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逐步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真正实现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对于学生从平面展开图折叠成立体图形的思维过程,由于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无法很好的外显,动手是更为有效的呈现方式。〕(二)、研究长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