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

ID:38485671

大小:1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3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部编七年级下册第18课《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棵小桃树》教学设计课文赏析文《一棵小桃树》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语言含蓄,寓意深刻的记物抒情散文。虽是自读课文,但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状物的散文,往往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可谓物中有情、物中有人。作者笔下的小桃树实为作者本人的化身。说小桃树长的不是地方,就暗示作者自己从小就生在荒僻落后的小山村;说小桃树长得很委屈,暗示作者从小生活在小山村是孤陋寡闻,直到进城上学,才知道山外的天地如此广阔;写小桃树遭受风雨的摧残,暗示我国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危害青年的成长;写风雨中的小桃树仍保留着一个欲绽的嫩红的花苞,那花是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

2、一个桃来的,这就暗示,即使在那动乱的年代,作者心头的希望没有熄灭,还坚信经过自己的顽强奋斗,定会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总之,作者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自己对未来,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本文的写作背景是:1976年。为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在这十年期间,无数被时代耽误年华和奋斗机会的青年人开始反思,开始追求。作家贾平凹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托物言志,以"小桃树"的形象来象征文革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通过它坎坷的出生、成长到迷茫和看到希望的描述,反映了青年一代在迷茫和探索正成长的真实历程。文章最后小桃树所孕育所保留的那一个花蕾

3、,岂止是"风浪里航道上远远的灯塔",它更是青年一代胸怀大志、奋起直追、报效祖国的象征。作者借一颗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趣,小桃树就是作者自己的化身,小桃树的遭遇就是作者自己的遭遇。理解了这一点,再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就比较容易了。因此阅读时要明确本文的线索。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小桃树的经历:桃核儿埋在角落里——萌芽(嫩绿)——长到二尺来高(瘦,黄,没人理会)——有院墙高了(猪拱,讨人嫌,被遗忘,奶奶照顾)——开花(弱小,遭大雨,花零落,挣扎)——高高的一枝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暗线,“我”的经历:“我”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土生

4、土长,生活贫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社会复杂,感到自己太幼稚、太天真了,在极左路线的重压下,遭受种种不幸——但像小桃树一样,我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基调,是一部作品的主要精神和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作品总体特征的表现。读了贾平凹《一棵小桃树》,不仅为作者清新、优美、含蓄的语言风格所折服,更为作者屡遭挫折却不屈命运,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作者感悟生活后思想感情的结晶。课文中作者6次提到自己的梦,较明确的有两处:一是孩提时代埋桃

5、核,“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二是到城里上学前夕,桃树两尺来高的时候,那“梦是绿色的”。  早在孩提时代,作者便对美好的未来有了朦胧的向往,因此埋下桃核,希冀“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进城上学以后,作者更是“血气方刚,常要以济于下的人物”。这个梦自然是绿色的,因为绿色象征希望和生机,简言之便是“奋斗”,并且“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这便是作者的梦。虽然走上社会以后,作者的际遇曾遭受到类似桃树那般的风和雨,那“再不消沉,再不疲软,再不胆怯”,雨中仍“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作者的梦是顽强的,恰如作者的性格。通读全文之后不难看出,作者采用了托

6、物言志的手法,意在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表达自己所寄寓的深刻含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能力目标】阅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辨析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课文赞美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寄寓着什么深刻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精彩导入,创设情境“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一树桃花一树诗,千树花语为谁痴

7、?”自古,桃花、桃树、桃木就是春天和美好的代名词。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棵小桃树”却是个弱者。它有着怎样的命运和情操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贾平凹先生的《一棵小桃树》。二、简介作者贾平凹,生于陕西的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当代青年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革”中,家庭遭到毁灭性摧残,他沦为“可教育子女”。1972年以偶然机会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此后一直生活在西安,从事文学编辑兼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满月儿》《高老庄》等。他曾获全国文学奖三次。三、字词教学 懊丧 执著 矜持忏悔 伫立 生灵孱头 矜持垂垂暮老四、课文细读(一)初

8、读课文,一词识小树任务:品读能力训练:写一词话题:自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小桃树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形态、颜色、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并说说这些描写表现了小桃树的什么特点?摹形着色的:“纤纤生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