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也能这么教

数学也能这么教

ID:38493440

大小:18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3

数学也能这么教_第1页
数学也能这么教_第2页
数学也能这么教_第3页
数学也能这么教_第4页
数学也能这么教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也能这么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学也能这么教改变了教室的信息化装备后,老师的教法可以有更多的变化。对此,韩老师深有体会。就拿教抛物线概念来说吧,以前,他为了讲清楚抛物线形成的几何本质,自己做了一个教具,在木板上用粉笔头做动点,将其固定在一个嵌在滑槽能够左右滑动的木板上,然后缠上尼龙线,再在板上钉一个钉子,通过直尺测量使每次粉笔头移动后,它到钉子(固定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凹槽的垂直距离。这种做法很难操作,那支粉笔头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听话,通过直尺测量方法造成的误差也挺大,往往要试好几次才能勉强画出来一条比较规范的抛物线,要调整定点和直线就更麻烦了。后来,区教研员推荐使用几何画板软件,韩老师就将课

2、上到了计算机房,虽然讲解方便了,但还是觉得这种面对计算机边操作边讲课的方式有些别扭。直到计算机房安装了交互式电子白板,韩老师终于又可以面对学生讲课了。“我们知道圆锥曲线家族有三大成员,它们分别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前面,我们已经对椭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相关性质有了比较深入的学习。今天,我们来研究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二次函数中,已经初步接触过抛物线,为了让学生先回顾一下初中阶段所学过的抛物线的图像特征,韩老师打开课前制作好的几何画板课件,一个抛物线图形出现在电子白板的屏幕上,然后韩老师引导学生绘制出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接下来,韩老

3、师没有直接讲解抛物线的定义,而是让学生类比圆锥曲线中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猜想抛物线的定义,在韩老师的启发下,大部分学生都猜想当动点(M)到一个顶点(F)和到一个定直线l(F不在l上)的距离的比等于1时,动点的轨迹就是抛物线,大家的猜想正不正确呢?韩老师跟学生一起在电子白板上进行验证,首先确定了定点,接着确定了直线,然后拖动任意点的位置,形成动点的轨迹,结果大家的猜想被证实了,动点形成的轨迹就是一条抛物线。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韩老师又随机叫了几名学生上台,让他们自己动手在电子白板上来验证,被叫的同学都很兴奋,下面的同学也是聚精会神地看着,归纳了抛物线的定义,接下来要

4、推导抛物线方程了。韩老师希望学生能够参照教科书中的“抛物线标准方程对照表”中所画的图形,试着用几何画板来找规律,推导出开口向不同方向的抛物线方程。这一过程是整个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韩老师首先让大家一起先来研究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方程,他在屏幕上投影出刚才学生们画的一个开口向右的抛物线,让学生结合这个抛物线,思考、讨论该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韩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开始认真思索起来,争论声、讨论声此起彼伏,10分钟后,学生探讨出了三种方案。在这三种坐标方案下,如何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来求抛物线的方程呢?韩老师接着激发大家进一步思考,学生们认真地推导着,偶尔传来临桌同学小声

5、讨论的声音,又一个10分钟很快过去了,看到大部分同学都推导出来了,韩老师随机抽了几名学生起来回答,把他们的答案填入PPT上的一个空白表格中,几个同学的答案完全一样,从表格中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第三种方案的结果不仅具有较简单的形式,而且方程中的一次项系数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的两倍,韩老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在PPT上将这个方程用红色粗体突出显示出来。学完了开口向右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后,开口向左、向上、向下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推导出来,因此没有必要在课堂上一一推导,韩老师在PPT上将开口向右、向左、向上和向下的抛物线标准方程、焦点、准线和图形

6、一一列出来,接着又引导学生观察到:方程的一次项决定了焦点的位置,一次项系数的符号决定了开口方向。韩老师相信这样教学,学生一定在课上就记牢了这四种抛物线方程。网络培训课程»国培山西-初中数学25班您以阎秀英初中数学登录(登离)您位于·网络培训课程·/ »国培山西-初中数学25班·/ »测试·/ »试答1 测试窗体顶端Question1分数:2(单选题)下列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正确的是()。选择一个答案a.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b.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分工c.合作学习是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应干预d.教师应

7、该合理地设计合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明确合作要求e.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Question2分数:4(多选题)王老师通常按照下列原则来选择教学媒体。请分析一下,下列选项中有哪些是不正确的?()选择至少一个答案a.在选择教学媒体前,只需要考虑教学目标b.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优势互补,能够整体优化教学效果c.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该教学媒体是否新颖、先进,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d.选择教学媒体时,要考虑该教学媒体是否能够准确、有效地将所要表达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e.在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需要比较使用教学媒体所产生的功效与使用教学媒

8、体付出的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