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

ID:38497288

大小:1.07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6-1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_第1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_第2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_第3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_第4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_第5页
资源描述: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y》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 影像学诊断及治疗进展玉田协和医院徐满刚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cranialvenoussinusthrombosi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少见类型,占全部脑卒中不足1%。其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常被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病的重视,磁共振血管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现代影像诊断设备的出现和神经放射学诊断水平的提高,以及神经介入放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该病大部分病例能够得到早期正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大大降低了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改善了预后。CVST的诊断确诊CVS

2、T的主要依据:影像学诊断CT由于CVST造成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静脉性梗塞和高密度的皮质静脉,急诊CT检查可为CVST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CT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直接征象包括:条索征(cordsign)静脉窦内血栓呈高密度带状影,在低密度梗死区的衬托下呈“带征”或“条索征”;空三角征(deltasign)增强扫描在上矢状窦中心出现三角形密度减低区,周围包绕高密度环,三角形低密度影代表窦内血栓块,出现几率为25%-30%。条索征空三角征空三角征CT间接征象(非特异性改变):弥漫性或局灶性脑水肿脑梗死颅高

3、压征大脑镰和小脑幕强化等CT扫描的间接征象MRIMRI结合MR血管成像是诊断和随访CVST的最佳方法直接征像急性期(发病<1周)静脉窦内流空效应消失,由于血栓的细胞内含有脱氧血红蛋白,T1WI上呈等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亚急性期(发病1~2周)静脉内正铁血红蛋白形成并随红细胞溶解而游离,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慢性期(发病>2周)由于血管再通,流空信号重新出现,典型表现T1WI上出现不一致的等信号,T2WI出现高信号或等信号。MRI直接征象Ⅰ期发病1-5天T1高信号T2低信号Ⅱ期发病6-15

4、天T1、T2均为高信号Ⅲ期发病16天-3月T1、T2信号减弱,流空信号逐渐增强Ⅳ期发病4个月后有些人可见持续的管腔内等密度信号无正常流空信号,表明持续闭塞MRI直接征像静脉窦血栓的MR影像特点脑静脉窦血栓T1-T2像MR显示窦内血栓-2下矢状窦血栓MRI间接征象颅内压增高脑室变小,脑实质高信号水肿脑实质出血性或缺血性改变矢状窦血栓致中央沟附近脑水肿MRV直接征象发育正常的脑静脉(窦)高血流信号缺失或表现为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较低的血流信号。前者代表血栓充盈整个脑静脉(窦),血流完全梗阻;后者说明尚有部

5、分血流通过,可能是血栓未充盈整个脑静脉(窦),或为梗阻后的再通。间接征象梗阻处的静脉侧枝形成和其他途径引流静脉的异常扩张。MRV直接征象DSA脑血管DSA可以清楚地显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以及静脉异常回流和代偿循环的情况,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因其具有创伤性,目前常作为局部溶栓的一部分而不常规使用。脑血管造影检查时,CVST可表现为静脉和静脉窦部分或完全不显影,皮层侧枝静脉呈螺旋状,脑循环时间(intracranialcirculationtime,ICT)延长。正常ICT小于9秒,ICT时间越长

6、,预后越差图3.多处静脉窦内小血栓形成 图4.双侧横窦内血栓形成并狭窄脑静脉血栓引起脑内出血,DSA显示小静脉扩张,静脉窦显影不良A-1脑CT证实有直窦血栓并出血A-2DSA显示直窦显影不清并乙状窦血栓形成CVST的治疗CVST的内科治疗对症治疗抗癫痫治疗颅高压的处理精神症状的控制止痛治疗抗炎治疗抗癫痫治疗大约有一半病人在发病时或住院初有癫痫发作,考虑到早期癫痫的高发生率以及颅压增高病人并发癫痫的危险性,对所有CVST患者应给予抗癫痫治疗。由于CVST的长期癫痫发作罕见,故主张抗癫痫药物治疗时间不宜过

7、长。控制颅高压静脉淤滞、高血压、脑梗死和出血都能导致CVST病人的颅内压增高,可以出现脑疝、失明等严重并发症。抗水肿治疗应根据颅内压情况,按一般治疗原则进行,如头抬高300、过度换气使CO2分压为30~35mmHg、静脉使用渗透性利尿剂。控制颅高压因渗透性物质不能很快从脑内循环中去除,可能对静脉血流阻塞有害,故在治疗脑水肿中,不主张严格限制液体的摄入,避免增加血液粘稠度,促进病情的恶化。由于激素可促使血栓形成且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故一般不推荐使用。控制颅高压对于单纯颅内压增高和视力受损的患者,需要重复

8、腰椎穿刺术降低颅内压、乙酰唑胺抑制脑脊液分泌和脑脊液分流术。小部分患者病情恶化尤其是颅内大量出血,减压性部分颅骨切除术可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抗炎治疗对感染性血栓形成,应积极控制感染及处理原发病灶。抗生素的应用应强调及早用药、合理选药、剂量足够、疗程宜长的原则。一般用药2~3个月,或在症状消失后再继续用药2~4周。抗凝治疗CVST抗凝治疗的目的是避免血栓扩大,有助于自发性血栓溶解和预防肺栓塞(CVST的常见并发症)。目前证据表明,没有抗凝禁忌症的CV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