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

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

ID:38517054

大小:214.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6-14

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_第1页
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_第2页
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_第3页
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_第4页
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4章 分析化学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要求: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2、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分类。3、了解定量分析的过程和分析结果表示方法。第14章分析化学概论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一、任务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鉴定、测定方法及有关原理的学科。主要由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两部分组成。定性分析:确定物质由哪些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或有机官能团等所组成。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各组分的含量。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了解物质含有哪些组分,然后根据对欲测组分含量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定量分析方法。二、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对化学各学科

2、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医药卫生、工业、农业、国防、资源开发等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都需要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1.化学学科只要涉及到物质及其变化的研究都需要使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如:质量不灭定律的证实(18世纪中叶)、原子量的测定(19世纪前半期)、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创建(19世纪后半期)、有机合成、催化机理、溶液理论等的确证。2.医、药、卫生临床医学中用于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检验;职业中毒检验、营养成分分析等;法医学的法医检验、药物成分含量的测定、新药的药物分析等:水中三氮(NH3、HNO2、HNO3)的测定;水中有

3、毒物质的测定(Pb、Hg、HCN等);食品、蔬菜等中Vc的测定,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血液中有毒物质的测定;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分析;血液、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分析等等。3.生命科学确定糖类、蛋白质、DNA、酶以及各种抗原抗体、激素及激素受体的组成、结构、生物活性及免疫功能等;4.工业资源勘探,生产原料、中间体、产品的检验分析,工艺流程的控制,产品质量的检验,三废的处理等;5.农业水土成分调查,农产品质量检验,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等;6.国防核武器的燃料、武器结构材料、航天材料及环境气氛的研究。三、学习分析化学的方法分析化学是一门

4、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十分重视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第二节分析化学分类(补充)一、分析化学分类1、依据分析的任务可分为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和结构分析;2、依据分析时所需试样的量可分为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3、依据所测组分在试样中的相对含量的多少分为常量组分分析、微量组分分析以及痕量组分分析;(常量:1%);(微量:0.01~1%);(痕量;≤0.01%)。4、依据分析对象的化学属性分为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5、依据分析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二、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经典分

5、类法,)1、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1)重量分析法:通过化学反应及一系列操作步骤,使待测组分分离出来或转化为另一种化合物,通过称量而求得待测组分的百分含量。该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含量为1%以上的常量分析,但操作费时,手续麻烦。(2)滴定分析法:将被测试样转化为溶液后,用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定被测溶液,利用其化学反应通过一定的数学关系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该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常量分析,较重量法准确、快速。因此应用非常广泛。2、仪器分析法利用待测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化学性质并

6、借助于特定仪器来确定待测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及色谱分析法。(1)、光学分析法:利用物质的光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分的含量。;(2)、电化学分析法;利用物质的电学和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分的含量。(3)、色谱分离法:它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多组分混合物的物理和物理化学分析法。此外还有许多新的仪器方法得到发展。如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等。仪器分析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较高等优点,适用于微量、痕量组分的测定。3、化学分析法与仪器分析法特点比较(1)、化学分析法结果准确度较高,该法设

7、备简单,价格便宜,在科研和生产中应用相当广泛。(2)、仪器分析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更适合微量、超微量及生产过程中的控制分析等。但仪器价格一般比较昂贵,操作费用和维修费用一般较高,而且要求得环境也较苛刻(恒温、恒湿、防震等),一般不适应于野外作业,因而应用受到限制。另外仪器分析法往往在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两者往往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第三节、定量分析过程及分析结果的表示一、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大致包括以下步骤:1、取样:从大量的物料中抽出极小部分作为分析试样的过程称为试样的采集或采样;2、试样的储存、分解与制备:

8、在处理和保存试样的过程中,应防止试样被污染、吸附损失,分解,变质等等。3、消除干扰;试样中若有干扰组分存在,一般要先用掩蔽法消除干扰,或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除去干扰组分。4、测定;5、分析结果的计算。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1、固体试样:最常用的表示固体试样常量分析结果的方式是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