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

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

ID:38525963

大小:2.27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6-14

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_第1页
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_第2页
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_第3页
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_第4页
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triz理论的实践探索-设计方法课程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TRIZ理论的设计探索分割/多维点点纸进化史进化的几个关键阶段设计目标系统的变化初始目标系统:纸作为一种记录工具除了记载思想——文字以外能够用来作为物的载体,如名片,色卡等实体物质。最终目标系统:通过凸起的盲点带来视觉和触觉两方面的信息,方便记录和规划纸张内容。2D-DIY2D-color3D-扎穿的点3D凸起的点点点纸进化史分析前后两个目标系统,可以看到偏离还是比较明显的,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规定初始目标的前提主要基于个体性应用——小发明,有拍脑袋就出个点子的感觉,在进行方案评估时发现其操作性和普适性上较差,甚至有些强迫使用者进行DIY的倾向。后来发现了由2D向3D转变的视

2、觉导引效果以后,设计的方向明朗了,相比之前的设计来说更具生命力了,可以说属于概念设计中不断校正设计方向使之向更合理的应用过渡的典型实例。通过点点纸的设计,得出对设计的几点体会:1.目标设立之初,不应流于具体,而更应该从宏观上进行把握2.从个体应用引发的设计目标本身不具备普适性,需要将其升华,抽象。3.认清本质——少走弯路4.细节设计通过点的形态(凹凸,平面与三维),色彩及其排列的变化已达到识别性与功能性的和谐,通过最少点达到最佳阵列效果的设想也可以当作特色来褒扬一下。结论联合/可视化铅笔进化史进化的几个关键阶段设计灵感艺术生的素描课——具有普遍性可持续理念——符合设计伦理,时代趋势

3、铅笔与尺子的结合——从功用向理念转化(有生命的铅笔)——品牌意识9°定位创造性刻度细节最终表现的简约效果铅笔进化史铅笔这个项目进行比较顺利,可以不说不得益于定位的准确,对用户情感认知和实际需求把握的准确,从此也可以看出在设计之初,对设计的公众意义有个整体全面宏观的认知的重要意义,另外就显示出艺术就是生活的,大众的,创意永远来自身边。1.对于客观存在但虚的东西,如时间、刻度、年龄,充电状态等,可以对它的表现形式详加探索。如:老夫的十进制与七进制。这里产生两个小设计:1)带刻度的斑马线标示安全级别;2)中国移动的标志放过来就是信号越来越不好2.对于细节的推敲上,老夫的刻度经历了1-18

4、和1-9-1的更迭,这里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铅笔的模数。涉及到偶然性背后的必然性问题。另外老夫还说到古时候的一斗米人们脑海中呈现的既是“斗”,而今天我们说米或者千克却没有相应的实体与之对应。这又将问题引向刻度的虚,空白与实中去了。还要说一句今天的火车轨道的距离仍然是几千年前战马车轮的间距,可见模数或者说一类技术对于它的后续衍生的深刻影响。3.好的故事能够更好地传达设计理念结论预先作用/局部特征铅笔进化(逸)史设计灵感“废掉”的那一截铅笔头“摔不断”的铅笔可以被“标记”的铅笔“破”,不完整的铅笔铅笔总有1-2厘米是无法使用的,这个尺度里还蕴含那些可能性呢?“摔不断”不是不断,而是有规律

5、的断。笔是用来写的,它本身有被写的必要吗?减法,增加可能性。铅笔进化(逸)史这是刻度铅笔之外一些其他想法,虽然没有最终采纳,但是其中的思考角度和创新方法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1.铅笔那无法使用的1-2厘米包含了很多的可能性,可以打孔、做榫卯结构,但由于铅笔本身的尺度和材性而无法实现。这里获得经验就是:1)要将设计对象尽可能地细化,剥离其中的隐藏的机会点;2)时刻将尺度和材料作为衡量创新的标尺,而不是在设计完后才考虑。2.“有规律的断”就是triz理论中的“预先处理原则”,邮票、手纸卷的撕口都是此类。该概念因为无法进行有效实验而夭折。3.铅笔本身是否可以被写或者被标记?本概念来自艺术生

6、写生时用铅笔定位的习惯,但受困其过小的意义和有限的外观表现力而作罢。这里获得经验:1)本体思考,思考改造工具和改造对象之间的关系;2)设计的意义应该在创意之初设定范畴。4.减法,在任何类型设计中都是被推崇的。这个点是有些遗憾的,感觉上是在没有找到那个最合适的点之前就放弃了。经验:对生活点滴要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和系统的记录。结论联合/连续有益3mm边缘尺进化史进化的几个关键阶段——螺旋上升的否定之否定-打印出血模数的引入设计灵感生活中的小发现——出血,设计师应该善于发现被人们忽视的空白或模数。可持续理念——符合设计伦理,时代趋势纸与尺子的结合加法乘法加法3mm边缘尺进化史经历周而复始

7、的设计程序的原因在于:思考每一步的责任与意义——避免陷入个人主义或者主观臆断——老娘亲自尝试第二种方法不通退一步向远处看看少就是多设计每一次被推翻再一次重来时会变得更强,更有说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设计是一种试错纠正的过程创造性的表达——背景色的运用与产品的最终形态——赋予产品二次生命或者两种生存的状态,这让我想起中国古人认为人的生死是两种不同的活法,死不代表终结,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与自在。结论1.设计师的生活体验2.敏锐的洞察力:挖掘废物的最后一份价值3.引起受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