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

ID:38527659

大小:3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4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_第1页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_第2页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_第3页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_第4页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和谐统一(绿春县 大水沟中学 苏红辉 662502)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但家庭教育的配合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在偏僻落后的农村,有的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家长会错误的认为,父母只会生孩子,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孩子更好的成长和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庭、学校是孩子活动的两个最重要场所,家长是老师进行教育的得力助手,因此家庭就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教育的成功需要学校、家庭和老师的密切配合与联系,作为家长,要逐步理解、逐渐确立科学育人观,在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方面逐渐与学校

2、和老师保持和谐统一,才能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向前,走得更快、飞得更高。那么,怎样才能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统一起来呢?首先,家长要树立科学育人观,根据孩子的天赋或特长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生奋斗的目标,并使之成为孩子全面发展的动力。生物学家普罗塔戈曾指出:“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除了书本知识,除了升学考试,家庭和学校还有很多东西要教给孩子,例如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渴求,对人类的信心,对人生的乐观,对自然界的好奇,对别人的关怀和理解,对自己的要求和反思;对困难和顺境、失败和成功、批评和赞扬的态度……这一切都是孩子今

3、后走上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孩子才能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因此,从科学育人观的角度来说,这些都是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有的内涵。作为学校,要最大限度地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富有书香气且追求高尚精神世界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校园内到处都能看到伟人的画像、名人名言,宣传栏有孩子身边的榜样,在组织“朗读竞赛”的活动中将孩子阅读高尚的书籍和孩子的成长紧密结合。在家里孩子的阅读也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空间和阅读的时间,让孩子学会思考和发现。作为家长,在为孩子选择阅读书籍上要格外谨慎,既要孩子多接触经典高尚的作品,又

4、要选择符合时代特色的适合成长特点的作品(可征求教师意见)。语文作业中要有一项长期的固定的内容,每天坚持阅读,每天坚持写日记,并要求家长督促完成。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孩子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在书籍中寻找做人的道理。阅读经典的书籍,孩子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认知世界的能力加强了,对自己也有了客观的认识。孩子从小到大对自己将来从事职业的构想一直在变化,唯一没有变的就是“在将来从事的领域里有所成就”。第二,家长要培养孩子的持续发展能力。人生是一场要历经风风雨雨的马拉松长跑,途中即使有再大的风雨,也要能经受得住考验,决不放弃。许多家长都知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在赛场

5、上一开始就一路领先,固然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韧劲、要有后劲,也就是有持续发展能力。今后他们要面临的竞争、经历的考验、跨过的门槛还很多很多。否则,将是赢在起点,输在中途,败在终点。要让孩子有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确立科学育人观,立足于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孩子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是严爱相济的过程。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爱护、教育、鼓励应该持之以恒。随着孩子的成长,勤学上进理想的确立,家长的重要责任是多鼓励,使其感到自己逐渐成熟了。这样,孩子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经受磨炼,成为一个有用之人。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扣心自问:

6、孩子的家庭教育理想吗?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没有毅力的父母很难培养出有毅力的孩子,默默地陪孩子长大是需要毅力的。不少家长在孩子刚刚入学时,信心十足,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渐渐地随着孩子的长大,注意力逐渐发生了偏移,对孩子的关注越来越少,对孩子的事情也因为忙碌而应付,全靠学校和老师来管理孩子。这样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及其不利。孩子的变化很快,也许在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孩子又长高了不少,又成熟了许多,但是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又少了许多。十年寒窗是艰难的过程,孩子的这段路需要在父母的鼓励、喝彩和指点下坚持不懈地走下来,这不单纯是对孩子的考验,更是对家长毅力的考验。第

7、三、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孩子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这些精辟的论述都说明,兴趣是推动孩子求知欲的内在力量,是孩子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以孩子为主体,就是强调以孩子为本,注意引人入胜的导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的是靠自主学习得来的,孩子的自主

8、学习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之就会显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