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养花》素材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养花》素材

ID:38534804

大小:13.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养花》素材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养花》素材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养花》素材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养花》素材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养花》素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养花说课稿靖远县刘川镇雒庄小学第一单元乐趣单元备课:本单元以“乐趣”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和两篇课外阅读。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热爱生活,就能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就能体会到自然之乐。《养花》一、说教材《养花》是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综合复习”中的一篇课文,老舍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写了养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知识。学习本组课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们交流,有疑问和同学讨论。重点是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

2、的乐趣。难点是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二、教材分析《养花》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四组中的一篇课文。本组课文虽然描写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写出了对生活不同的感受,却都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本文是老舍在写作空隙时写的一篇关于养花的生活随笔,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写了自己为什么养花,养了些什么样的花,怎样养花,在养花时付出的劳动,在养花时得到的喜悦和感伤。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花草的喜爱,对劳动的赞美,对劳动成果的珍惜。正如文章末尾所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

3、养花的乐趣。”作者这些体会实在而又深刻。本文内容通俗易懂,是可以让学生细细品味,感悟生活的好材料。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词典完全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理念1.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使学生形成刻板的思维模式。我校的花池养了很多花,但作为学生,有的爱花,有的不注意花,他们的家庭也未必都在养花,所以要让学生发挥他们独特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

4、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所以本课除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一般能力外,把重点放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为学生持续发展和终生发展做准备。3.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趣”、“较”、“昙”、“秉”、“载”、“置

5、”等字的音、形、义。(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2.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2)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4)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养花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从课内转化向课外。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乐趣及怎样追求,渗透正确的“幸福观”。五、教学思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主

6、要采取“以生活为基础,以朗读为方法,以思考为核心,以情感为灵魂”的教学策略。五、课时安排本文教学拟用两课时。第一课时: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激情导入,指导学生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明确作者获得乐趣的原因,进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总之,本课的设计主要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设计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关系,将教室还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

7、性地位,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尝试将语文学科的学习空间突破教室,将学习的时间突破40分钟,让学生在发现自身潜能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为终生发展打好基础。本设计也是我对课程改革的一点探索,希望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