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对折对折再对折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对折对折再对折

ID:38540002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6-14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对折对折再对折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对折对折再对折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对折对折再对折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对折对折再对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习内容】对折对折再对折——四年级习作活动片段指导学科语文学习对象西区四(6)校区分校学习地点五楼学术厅执教滕明霞教龄19年教学理念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写作的“实施建议”中也这样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大家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素材”摄取得好,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生活素材”没有摄取或者摄取得不好,就必然“难为无米之炊”。传统的习作教学,大多从“命题”教学发轫。命题作文开始以后,写作过程本质上也就是要求学生把自己于“过去时”业已摄取的

2、“水”和“米”重新通过自己的追忆拿出来“淘米烧饭”。如果某个学生在此前已经摄取了一些“水”和“米”,如果某个学生的这个“过去时态”的观察工作做得好,如果某个学生的记忆力比较强,那么,就有可能“烧”得出或者“烧”得好这锅饭。如果某个学生平时没有注意摄取“水”和“米”,或者对以上生活素材摄取得不多、不好、不全、不自觉,自然“烧”不好这锅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关于写作的“实施建议”中所倡导的理念。为了解决“无米下锅”这个问题,本堂习作教学课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折纸

3、出发,设计了猜一猜、折一折、说一说这些环节,通过现场观察和亲手实践,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摄取最新鲜的生活素材,并从前后动作变化、纸张变化中揣测到人物的心理变化,从而赋予折纸活动异常丰富的内涵和无限广阔的生机,让孩子们在看似简单的对折过程中,发现它的趣味性、复杂性和科学性,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独特体验,培养孩子善于发现平常生活中的乐趣的能力。为了将“这锅饭”烧熟,烧得香喷喷,在孩子们写完之后,又设计了“评一评”这个环节,通过自读修改、同桌互评和全班共评,巩固本节课训练重点和本册教材的金钥匙和语文天地中关于习作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写清楚,写具体

4、,写生动。二、目标预设1、通过现场观察和亲历的折纸活动,使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连续动作和纸的变化,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2、通过自评、互评和共评,使学生能将折纸活动的一个片段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四年级下期是中段的最后一学期,孩子们已经养成了乐于书面表达,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品质,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但记流水账的多,平铺直叙的多,能把自己感兴趣或者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具体的能力不强。特别是金钥匙和语文天地中关于习作的具体方法,学生背诵记忆得不错,但习作实践运用起来,却是不熟甚至不会。比如,一单元语文天地提到的“运用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人物的心情”

5、这个要求,平常的习作中,部分学生存在着动词使用不准确、不丰富的问题,多数学生是为了有动作而写动作,不能将动作与人物的心情联系起来,更不会通过人物的连续动作和神情变化去揣测人物内在的心理。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室资源准备:ppt课件、A3A4纸、写作纸五、流程预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猜一猜——创境激趣1、请看这张纸(出示一张a4纸),这样大小,我们称它为A4纸。师动手对折2、我在做什么?(板书:对折)3、辨析“对折”与“非对折”。4、猜一猜,这样一直对折,最多能对折几次。(随机指名学生猜次数)5.有了大胆猜测,还需小心求证,请一位同

6、学为我们对折验证。(板书:对折)1.观察思考2.交流反馈3.发散分辨4.猜测次数现场示范,明确对折概念,设疑猜测,激发探究兴趣折一折——体验积累1、ppt出示观察要求:认真看同学是怎么折的?这张纸发生了什么变化?猜猜此时他可能想些什么?(板书:看猜)2、播放VCR.3、全班汇报:(1)数出来了没有,这位同学最终对折了几次?(2)看清楚没有,他是怎么折的?(3)第一次的时候,他是怎么折的?(4)最后一次,他的动作又是怎样的?(5)都是对折,前后的动作却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6)中间的2、3、4、5次呢,还需要像第一次那样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说吗?只需要一句话来简单

7、带过。这叫有详有略。这句话可以怎么说?4、自己动手折一折。(1)刚才是在看别人折,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折一折?(板书:再对折)(2)出示a3纸,并与a4纸对比(3)出示比赛规则:(4)一分钟折纸比赛5、教师随机采访折纸同学1.明确要求2.观看视频3.汇报交流(1)整体回顾(2)重点回顾猜测想法(3)说过渡句(4)连句成段4.动手对折,丰富体验(1)激发兴趣(2)比较异同(3)知晓规则(4)折纸比赛5.典型个体发言,,独特体验呈现。外显活动:带着任务观察折纸同学,细化连续动作,捕捉神态变化;内隐活动:揣测人物背后的心理活动,多感官协作全方位立体观察并充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