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特刊》(五)

《移动终端特刊》(五)

ID:38608397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移动终端特刊》(五)_第1页
《移动终端特刊》(五)_第2页
《移动终端特刊》(五)_第3页
《移动终端特刊》(五)_第4页
资源描述:

《《移动终端特刊》(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州信息管理专刊(移动终端特刊)二○一○年第十九期总第25期江苏省苏州工商局信息中心主办二○一○年八月十三日移动终端产生问题的“四要素”太仓工商局匡云4移动终端从发放至今已有近半年时间,大家对它的态度也从等待期盼、新鲜好奇、热情消退、抱怨不满转为平淡。态度之所以转变的如此迅速,关键问题还在于大家缺乏对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办公、移动监管及移动执法的意识性、主动性和必要性的真切认识,所以移动终端从一款智能手机变成了一只普普通通的通话手机,甚至一些同人员觉得把它作为通讯工具都嫌累赘。主要原因是大家未能将它

2、与工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未能充分发挥移动终端的辅助作用,未体现出该设备的方便快捷,产生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机器因素、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宣传引导因素等。一、机器问题是基础因素。“工预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同样,要想大家利用移动终端来开展和拓宽工商业务工作,那么解决机器本身问题尤为重要。主要体现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硬件故障频出,如手机屏幕出现方框形类似进水状后,屏幕无法点击;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开机几分钟后手机会自动关机;在接听电话时会

3、出现死机症状,按接听键以及用手指刷屏幕均无反应;开起后一直处于“windowsmobile”的开机画面,无法进入系统。另一方面是机器性能问题,如手机显示字体太小,就导致了小部分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干部凑合着看,大部分五十岁以上干部模糊着详,绝大部分五十五岁以上干部“盲目”着瞅,看都看不清,让他们热爱并使用着确实有点困难;待机时间太短,目前不上移动工商可以用2-3天时间,如果一直用它进行移动办公,必须带备用电板;移动工商功能不齐全,特别是移动办公,只能看未读邮件,收发文只能流转不能修改,只能“被同意”。

4、二、软件问题是主要因素。如移动工商经常性登陆不上,需要输入用户名密码,但输入用户名密码仍然上不去,对“移动工商”4连接重新编辑后方可登陆,而对于一些重新编辑后仍不可以的,删除连接后新建连接,才可以解决问题;多普达领航者经常会序列号丢失,提示需要重新输入序列号。另外,有了手机可以查询、录入,还应配置配套的打印机以及统一的文书格式以及表式,要“能录入、能输出”,要真正做到在外办公和在内办公一个样,做到“一站式”监管服务。三、人为问题是关键因素。人为问题主要植根于两点:一是操作不当。客观来说,移动终端如果

5、使用恰当的话,确实能发挥移动办公的目的,这与省局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但由于一些人员拿到手机后,连手机的《用户手册》都没有认真地研读,甚至一些同志连拨打、接听电话都不会操作,所以提高操作水平是使用好移动终端的前提;其次是使用意识不强。室内办公的不需要使用,毕竟电脑看起来舒服、方便、效能高,外出开会或监管执法的想不到使用,移动监管的概念还没真正进入干部的意识范畴,旧的意识、模式和做法还根深蒂固。四、宣传引导是直接因素。手机发放初期,各项培训工作“轰轰烈烈”4地开展,再加上大家对新鲜事物的关注度较高,所以大

6、家使用移动终端的热情度高,后来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打消了大家的热情,同时后期的宣传引导力度未跟上,所以移动终端变成了普通的通讯工具,与省局的初衷大相径庭。要从根本上转变目前的局面,一是要加强移动监管业务培训,让广大干部了解这款智能手机的功能和作用,让大家有学习和研究的兴趣;二是各单位要营造使用移动终端的氛围,倡导大家去使用移动终端,突破固有的监管模式,利用移动终端进行监管模式的创新,让大家感受到移动终端的便捷;三是要加强技术引导,促进移动工商功能的拓展,目前移动终端相对OA系统、二版软件系统来说功能较少

7、,在使用中用的功能模块就更少,大多集中在阅读邮件和收文以及简单的企业查询等功能上,建议上级以及各业务部门应在引导大家使用的同时,征集并采纳业务需求,强基固本,让移动终端切实成为大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