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ID:38617229

大小:3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_第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_第2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_第3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认识整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认识整时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91~92页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时。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过程性目标:1.通过拨表针、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3.能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情感目标: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好习惯。三、教学重点:正确读写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正确迅速说

2、出或拨出钟面上的时间。四、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钟表、教学过程:一、引入大家听,这是什么声音?(钟表走的声音)钟表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叫我们起床;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干什么;可以告诉我们时间等。)你在哪里见过钟表?(商店、家里、车站等)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钟面。钟表的样子可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课件出示各种钟表图片)它们的样子真漂亮。大家再仔细看看,这些钟面上有什么?学生可能有:1、钟表上有12个数。(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12个数。看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一起比划比划。)2、钟表上有两根针。(师: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吗?认识时针和分针。时针告诉我们几时,分针

3、告诉我们几分。)请小朋友在自己的钟表模型上找出分针和时针。(板书:分针时针)2.认识整时。过渡:认识了钟表,我们就要合理安排时间,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出示第一幅图)这里,小明在干什么?(刷牙)小明刷牙是在什么时候?7点也叫7时。(显示:7时)请小朋友仔细看看,7时,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出示:分针指着(),时针指着(),就是()时。)一起读一读。教授写法:7时还有一种写法(出示)。说明:中间有两个点,左边表示几时,右边表示几分。先看老师来写。(范写:7:00)学生书空。你看到过这种写法吗?(电子表、手机等)现在,小明正在上课。是几时呢?用这句话来说一说。(出示

4、:分针指着(),时针指着(),就是()时。)你会写8时吗?写在纸上。(显示:8时,8:00)选取一张贴上。(显示10时,12时)这两个时刻,你认识哪一个呢?怎么看出来的?用这句话同桌互相说一说。谁来说给大家听?选一个用两种方法写一写。各选一张贴上。(显示小明看电视图)现在,小明正看电视呢,猜猜看,这是几时?(学生可能猜下午5时、6时、7时等)小朋友想想看,你觉得是其中的哪一个呢?(显示要求:1、你觉得是几时就拔几时。2、拔好后去告诉爸爸妈妈。3、家长检查。)(显示小明睡觉图)看,小明已经睡觉了,这是几时了呢?(8时)比较:小明睡觉是8时,他上课也是8时,(显示两图)这两个8时一样吗?(学

5、生可能说:两个一样,都是8时。两个都是8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8时,一个是晚上8时等)三.小结:(指着板书)今天我们认识了7时、8时、10时、12时等,这些都是整时。(揭题:认识整时)。它们的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完成板书)认识了时间以后,小朋友就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三.练习1、第94页第1题。2、第94页第3题。四.作业:《作业本》《认识整时》教学反思《认识整时》是《认识钟表》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钟表和时间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接触过不少,陌生是他们认时间、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准确的。基于

6、这一特点本节课每个环节都力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第一:新课导入环节,怎样从一上课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呢?最后设计由钟表“嘀嗒”声导入,简洁明快,紧接着师生一同回忆生活中哪里用到过钟表,哪里见到过钟表?第二:认识整时这一重要环节用“小明的一天”展开,刷牙、上课、锻炼、吃饭等场景与学生生活非常相似。第三:设计了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拔一拔、猜一猜等,比较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口、耳、眼、手、脑,各种感官一起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本课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因设计因个人素质等原因,还存在着不少不足:1、上课过程中,是学生顺着老师的设计思路,事先做好的课件内容,一个环节一个环

7、节下去,没有做到老师跟着学生自然而然地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地显现。2、在同桌交流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够强,学生只能做一些简短的交流。在以后的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3、本人在课堂上对学生回答的意料之外的想法的处理往往是轻描淡写地一句带过,缺乏应变能力。日常教学中应多看、多想,不断提高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