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

ID:38626624

大小:17.8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6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_第1页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_第2页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_第3页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_第4页
资源描述:

《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巴菲特的选股方法适合我们吗?每一个投身股票市场的人或许都在被股神巴菲特创造的财富效应所感召,设想自己也能通过投资股票实现巨大财富积累。实际上,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和理念虽然适合于绝大多数投资者学习,但其创造辉煌的盈利模式却很难复制。巴菲特可以通过其控股的保险公司,以固定的资金成本运作巨额资金,这样,即便巴菲特只做低风险的价值型股票,每年平均获取20%出头的投资回报也可以让他成为世界首富。但不是所有人,包括绝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在内都能拥有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平台。 不过,巴菲特的成功和其广为流传的选股方法至少能给普通

2、投资者以信心,明白股票投资并不是“火箭科学”,都是些容易理解的东西,并非只有华尔街那帮专家才能胜任。但是,为什么没有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巴菲特呢,尤其是在同样白手起家的个人投资者群体里。 这里有些“基本面”的原因,比如大多数投资者不会像巴菲特那样痴迷于投资,将其视为职业,只是作为一种理财的手段,每个人还有各自的本职工作。更重要的原因,在我们看来,是来自于“技术面”,既许多投资者没有正确领会和使用巴菲特的方法,导致投资成绩不突出甚至还发生亏损。 在国内日益高涨的学习巴菲特热潮中,需要给大家做一些注释,来争取实现最

3、好的应用效果。以下在总结巴菲特最著名的选股标准的同时也指出一些投资者容易走入的误区。我们可以崇拜巴菲特这个人,把他看作一个符号和标杆,但对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还要学会辩证使用:  第一条:找那些业务容易理解的公司 大家都知道,巴菲特不会去购买那些业绩高速增长,股价飙升的高科技公司股票,即便是他最好朋友比尔·盖茨掌管的微软公司的股票,他也从不羡慕那些在科技股里暴富的投资者。巴菲特坦言他看不懂高科技公司的业务,更偏向于那些未来10年内业务发展都能看清的行业和公司。 在这里,投资者需要明白的是,看懂公司业务无疑是最基

4、本的要求,但公司业务或称商业模式是否容易理解是个相对概念,简单的商业模式并不应当成为一种追求。相反,正因为简单,那个领域很可能容易进入,竞争激烈,很难诞生出业绩和股价高增长的公司和牛股。 容易理解不等同于简单,对于巴菲特而言,消费品、保险和出版可能是他容易理解的业务,对于其他一些投资者,理解复杂业务模式则并不存在难度。例如,在很多投资人眼里业务和产品很复杂的化工行业,一个有多年化工从业经验的业余投资者可能在02,03年就知道国内MDI的紧俏及国产化率提升的讯息,他自然会提前找到烟台万华(600309.SH)

5、这支牛股。所以,在自己熟悉的行业或有个人兴趣的行业进行研究和选股,而非仅局限于简单的行业是更为准确的说法。 第二条:高净资产收益率(ROE) 巴菲特喜欢使用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一衡量公司盈利能力最为常见的指标,倾向于挑选那些可以掌握未来10年以上ROE变动的公司,更加中意那些不需要股东不断注入资本金来扩大生产,就可以提升业绩和ROE的公司。 比如巴菲特在上世纪90年代买入的“华盛顿邮报”,该公司多年以来ROE都保持在15%以上,是报业同行平均水平的2倍。“华盛顿邮报”之所以能实现出众的ROE除了经营有方

6、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报业盈利模式的特性,既多印报纸不需要新增许多投资,而带来的广告销售却能大幅增长。 针对这一条,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高ROE的公司虽然容易受人宠爱,但由于ROE来自于净利润÷净资产,而净利润可能包含许多非主营业务带来的利润或一次性收益,尤其是在目前A股公司中较为普遍,所以并不是一个衡量公司盈利能力很可靠的指标。投资者需要观察上市公司及其同行业公司多年的ROE变动,这些ROE还得是剔除非经常损益的,才可以得到公司真实的盈利水平及孰优孰劣。 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未来ROE会保持在什么水平。仍以“

7、华盛顿邮报”为例,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在线报纸和新闻以更划算的成本对传统报纸出版构成冲击,这是未来的趋势。现在“华尔街日报”网站就做得很成功,订户数和广告额都在大幅增长。如果“华盛顿邮报”还坚守传统的模式,无法成功转型,其未来的ROE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就很难保持。所以,高ROE还得有高质量,并且未来可以持续,不应把ROE看作一个静态的指标。 第三条,要有持续充沛的自由现金流(FCF) 巴菲特非常在意公司产生自由现金流(FCF)的能力。FCF是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 - 公司对营运资金与资本性开支(主要是固定资产

8、)投资的总和。巴菲特喜欢FCF和喜欢ROE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希望能找到不必通过股东的后续投入或举债就能实现业绩和现金流的增长或至少保持稳定,这当然在投资者眼里是好公司了。 比如在巴菲特投资记录里的一次罕见投资-“TCA电信”,这家公司在1999年巴菲特买入时估值已高高在上,本不符合巴菲特买价值型便宜股的思路,但是它每年1亿美元以上FCF还是构成极大诱惑,虽然买的时候很贵,但还是一次成功的投资。到2005年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