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

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

ID:38643519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6

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_第1页
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_第2页
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_第3页
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_第4页
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_第5页
资源描述:

《蔡元培哲学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蔡元培哲学中的“以美育代宗教”观之商榷高传志(200802111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政治法律经济系,贵州都匀,558000摘要:“以美育代宗教”观,是蔡元培先生美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学术研究中极为关注的话题。其主张美育脱离宗教,以美育的陶养性情,代替宗教的情感刺激。但是,尽管如此,在笔者看来美育是代不了宗教的,确实存在许多可商榷之处。本文将本着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方法,通过对宗教的社会功能和美育的社会功能对比分析来说明两者都有各自存在的合理性,从而来弥补“美育代宗教”观学说之空缺。关键词:蔡元培;

2、美育;宗教;社会功能;美育代宗教CaiYuanpei'sphilosophyof"replacingreligionwithaestheticeducation"concept.GaoChuanzhi(2008021110)(QiannanNormalCollegeforNationalitiesDepartmentofeconomicsofGuizhoupoliticsandlaw,Duyun,558000)Abstract:"replacingreligionwithaestheticeducation"concept,isM

3、r.CaiYuanpeiaestheticthoughtimportantcomponent,isalsoitsacademicresearchtopicofgreatconcern.Itsadvocatesaestheticeducationfromreligionwithaestheticeducation,theTaoYangpersonality,insteadofreligiousemotionstimulation.However,inspiteofthis,theauthorbelievesthattheconcep

4、tof"aestheticeducationonbehalfofreligion"doesexistmanyquestionin.Thispaperwillbebased,onedividesintotwo.Lookatthingsdialecticallyandtheconcreteanalysisofconcreteproblemsofphilosophicalmethod,basedonthesocialfunctionofreligionandaestheticofthesocialfunctionofcomparativ

5、eanalysistoillustratebothhavetheirrationality,thustomakeupforthe"aestheticeducationonbehalfofreligion"concepttheoryvacancy.Keywords:CaiYuanpei;AestheticEducation;Religion;ocialfunction;Aestheticeducationonbehalfofreligion翻译结果重试抱歉,系统响应超时,请稍后再试·支持中英、中日在线互译·支持网页翻译,在输入框输入

6、网页地址即可·提供一键清空、复制功能、支持双语对照查看,使您体验更加流畅一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观之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个思想,形成于蔡元培先生游学德国的时光。1907-1911年,蔡元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大学校园内外浓郁的艺术氛围,德国人对艺术的崇尚,给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蔡元培参观了欧洲著名的博物馆,对于艺术在欧洲人生活中的必不可少地位,感受极为深刻。辛亥革命后蔡元培回国任教育部长,便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先生一贯反对宗教教会插手现代教育事业。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针对基督教青年会发起的旨在拉

7、拢青年学生信教的“宗教运动”,蔡先生在北京神州学会发表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并在《新青年》上发表。蔡先生认为,社会发展到今天,宗教信仰在欧洲各国已经有减弱的趋势,中国文化则本来就没有宗教信仰的习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积极作用已丧失殆尽,当今诱惑青年学生信教,无疑是一种欺骗。宗教之为物,在欧西各国已成过去。虽然宗教仪式仍在流传,那不过是一种习惯,并无多大意义。“所可怪者,我中国既无欧人此种特别之习惯,乃以彼邦过去之事实作为新知,竟有多人提出讨论。此则由于留学外国之学生,见彼国社会之进化,而误听教士之言,一切归功于宗教,遂欲以基督

8、教劝导国人,而一部分之沿习旧思想者,则承前说而稍变之,以孔子为我国之基督,遂欲组织孔教,奔走呼号,视为今日重要问题。”任何宗教“无不有扩张己教攻击异教”的排他性,并与某种政治相互勾结利用。“至佛教之圆通,非他教所能及。而学佛者苟有拘牵教义之成见,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