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虫的培养--胡玉杰

轮虫的培养--胡玉杰

ID:38646062

大小:1.21 MB

页数:6页

时间:2019-06-17

上传者:U-2441
轮虫的培养--胡玉杰_第1页
轮虫的培养--胡玉杰_第2页
轮虫的培养--胡玉杰_第3页
轮虫的培养--胡玉杰_第4页
轮虫的培养--胡玉杰_第5页
资源描述:

《轮虫的培养--胡玉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第二章轮虫的培养«轮虫的生物学«分类地位«形态构造«繁殖习性«生态习性«轮虫培养«种的来源«培养方法第一节轮虫的生物学臂尾轮虫(Brachionus)龟甲轮虫(Keratella) 水轮虫(Epiphanes)疣毛轮虫(Synchaeta)旋轮虫(Philodina)各种轮虫 二、形态构造(雌体)轮盘部:由纤毛环、棒状突起组成漏斗状。躯干部:披有被甲,前缘有棘刺几对,后端有开口,内部有各种器官。足部:足趾、足腺雄体形态雄体小,被甲80-130µ。无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排泄系统。有特别发达的单独精囊。不吃食物,寿命短,几小时或几天。平时很难见到。三种臂尾轮虫的区别被甲前端被甲后端被甲后端被甲形状被甲长棘刺(对)棘刺(对)开口(µ)萼花21园钝形椭圆形300~350壶状30园钝形宽钝形190~240褶皱30腹面三角形椭圆形S:80~180背面正方形L:196~250三、繁殖习性雌雄异体。平时行孤雌生殖。环境恶劣,行有性生殖。非需精卵(夏卵):卵园形,卵壳薄、光滑,长56~130µ,宽48~96µ,挂在母体上。休眠卵(冬卵):弓形,卵壳厚,有空隙,长约130µ,宽88µ,不挂卵。轮虫的生活史 混性雌虫产生的制约因素种群本身产生的有毒物质所致。食物有关。高盐度抑制有性结合。品系有关。生态习性v盐度:适应范围3.8~43,最适15~25v温度:适应范围5~40℃,最适25~30℃。v光照:适应范围全暗~15000Lx,最适4400~10000Lx。vpH:适应范围5~10,最适7.5~8.5。v溶解氧:1.5mg/L以上。v饵料:单细胞藻、酵母、光合细菌等。第二节褶皱臂尾轮虫的培养一、种的来源:Ø拖网分离Ø冬卵孵化Ø种的扩大二、培养方式:o一级培养o二级培养o三级培养二级培养三级培养轮虫培养流程•消毒:Ø培养容器工具消毒:Ø培养用水消毒:•接种:Ø控制条件:水温25℃、充气、盐度15~25、Ø接种密度:0.1~1个/ml•管理:1)加水或换水2)投饵3)充气4)观察与镜检•收获孔径100µ的筛绢网框收集。第三章卤虫的培养Ø卤虫的生物学v分类地位v形态构造v繁殖习性v生态习性Ø卤虫卵的孵化v卵的质量v孵化的方法v卤虫的养殖第一节卤虫(Artemia)的生物学v分类地位: 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足亚纲、无甲目、盐水丰年虫科、卤虫属。v目前公认:A.franciscanaA.tunisianaA.persimilis二、形态构造•成体:•全长1.2~1.5cm•分头、胸、腹•头部:5对附肢•胸部:11对附肢•腹部:不具附肢无节幼体•初孵:•体长0.3~0.4mm•体宽0.25~0.3mm•3对附肢、单眼三、繁殖习性•雌雄异体。•平时行孤雌生殖。•环境恶劣,行有性生殖。•冬卵:壳厚,灰褐色,直径200~280µ,生态习性v分布:含有碳酸盐、硫酸盐的咸水湖和盐田。v盐度:适应范围10~125,最适70~80v温度:适应范围15~35℃,最适25~30℃。v光照:适应范围500~15000Lx,最适3000~10000Lx。vpH:适应范围7~10,最适7.5~8.5。v溶解氧:1mg/L以上。v饵料:单细胞藻、酵母、光合细菌、原生动物等第二节卤虫冬卵的孵化一、卤虫卵质量评价:v营养成分:蛋白质:60~61%,脂肪:4.4~20%v水分:理想:4~8%,小于2为死卵,高于10影响孵化率。v含卵率:除去杂质纯卵的百分含量。v孵化率:单位数量的卵与无节幼体的比率数。二、卤虫卵的选购1、眼看、手抓、鼻闻法(色纯;手抓不结块、能散开;无霉味。)2、玻璃片挤压卵法(计数破碎卵的油滴数,确定好坏卵的比例)。3、放大镜法(估计卵的圆、瘪、破损的比例)。4、孵化率法(取样孵化,一般70%以上为佳)。三、卤虫冬卵的孵化(一)孵化的流程:1、消毒:孵化容器:5×10-6甲醛浸泡5~10min。用水:暗沉淀、200目过滤。 卤虫卵:20×10-6漂白粉5min。2、孵化(条件):时间:24~36h盐度:最适30~70温度:25~30℃。光照:3000~10000Lx。充气:2个气头/m23、分离1)停气:暗沉淀30min2)中间部分用150目~200目的筛绢袋收集。3)塑料桶加冷水加盖法:幼体与空壳分离。(二)提高孵化率的方法1)冰冻:-15~-25℃冷库冰冻一个月。2)选最佳的孵化条件:孵化密度2~3ind/ml;水温30℃;盐度60~70充气大。3)卤虫卵去壳。(三)卤虫卵去壳v去壳原理:卤虫卵壳由脂蛋白+正铁血红素组成,可被次氯酸盐氧化。v卤虫卵去壳意义:Ø可以起消毒作用。Ø防止水质污染。Ø提高孵化率。Ø提高无节幼体的能量。Ø不需进行卵壳分离,省工省时,给生产带来方便。v卤虫卵去壳的流程卤虫卵去壳的流程•水处理(1h水洗过滤配制去壳溶液去壳(6~15min)水洗过滤去氯(1~2%Na2S2O3)冲洗过滤v配制去壳溶液:v每克有效氯(次氯酸盐)可氧化2~2.5g卤虫卵壳。v去壳溶液的总体积:13ml/g卵。vNaOH0.13g/g卵(次氯酸钠)vNaCO31g/g卵(次氯酸钙)例题•用浓度为20%的(次氯酸钠)溶液作为去壳溶液,配制生产去10g卵的去壳溶液,试问需海水、NaOH、次氯酸钠各多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