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

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

ID:386487

大小:357.3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7-07-29

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1页
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2页
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3页
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4页
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GBT27645-2011 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40B65a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7645—2011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controlingCeracriskiangsuTsai2011-12-30发布2012-04-01实施丰瞀鹊鬻瓣警矬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议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刖吾GB/T27645—201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总站、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黄焕华、黄向东、I垂亘垂l、黄咏槐、范军祥、王溪林、钱明惠、武海卫。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1范围黄脊竹蝗防治技术规程GB/T27645—20”本标准规定了黄脊竹蝗(又称黄脊雷蓖蝗)CeracriskiangsuTsai[R口mmPnc—skiangsu(Tsai)]的虫情监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防治指标和防治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黄脊竹蝗的防治,也适用于青脊竹蝗C.nigribornisWalker等危害竹子的蝗虫的防治。2虫惰监测方法2.1一般虫情调查2.1.1基本要求通过踏查,确定黄脊竹蝗的虫态、产卵地、危害程度和发生面积,供基层虫情

3、调查人员使用;每年进行3次,重点是卵期调查,其次是1龄跳螭和成虫扩散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落实到林业小班。2.1.2产卵地调查2.1.2.1集中产卵地识别黄脊竹蝗多产卵于竹林受害程度轻微、杂草稀疏、土质松紧适度、向阳山坡的山腰、山脚和路边。林间可根据如下特征确定集中产卵地点和范围:——产卵地或附近有成虫活动迹象;——最末一次产卵后,地面或附近林地可见成虫尸体、头壳、翅、足等残骸;——产卵地立竹的下层枝盘竹叶被害明显,呈近似圆锥形,地面可见黑色圆形盖状物,大部分土内常有红头芫菁EpicautaruficepsIlliger幼虫活动,土表上有鸟啄卵囊留下的孔洞和扒动枯枝落叶

4、的痕迹。2.1.2.2调查时间在当年8月至次年3月间(纬度高于25。或海拔较高的竹产区可延至5月),最佳时间在当年9月~11月。一般发生年份只需在成虫发生区内开展产卵地调查,在发生严重的年份,成虫被迫远距离迁飞产卵,应作大面积调查。2.1.2.3调查方法通过目测和踏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产卵地范围,在产卵地显眼处做好标记,在地形图上标明产卵地的位置,然后根据产卵地的面积,等距离抽取5个~10个有代表性的样点,每个样点1m2,记录挖查表土层10cm的卵囊数及卵粒数,产卵地调查情况填人附录A表A.1(竹林林相的分级参见附录B.4),并用调查的数据统计产卵地的卵囊及卵粒数。2

5、.1.3跳蝻调查2.1.3.1未防治产卵地跳蝻发生范围调查根据下列现象,经过目测或踏查,确定跳蝻发生区:——立竹顶梢的叶片被危害、林冠上层呈枯黄色,与周围健康竹林的绿色差异明显;——地面杂草、灌木叶片上面有大量跳蝻粪便或低龄跳蝻。2.1.3.2地面跳蝻密度调查林间调查时,先沿对角线方向进行踏查,然后在跳蝻分布地段内,采用有选择性取样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点5个~10个,调查1m2范围内的跳蝻数,将结果填人表A.2。1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GB/T27645—20112.1.3.3上竹跳蝻密度调查在晴天上午对发生区的竹林进行调查,根据竹林的分布情况

6、,按对角线方向踏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线路,每隔30m左右调查1株样株,每个林业小班竹林调查样株不少于30株,样株要求包括不同眉径的立竹。采用摇动竹杆,并用塑料薄膜承接的方法,记录每株竹子上惊落的跳蝻数量,将结果填人表A.3。如发现某片竹林虫口密度分布很不均匀,则应根据虫口密度大小分块调查,摸清分布范围及虫口密度。2.1.3.4已防治的产卵地跳蝻发生范围调查在施药后至3龄跳蝻时进行调查,跳蜻发生面积调查可根据危害状况或按一般产卵地面积的3倍记入跳蝻调查表中。2.1.4成虫迁飞调查在成虫迁飞期,对发生区周围竹林进行观察,迁人的黄脊竹蝗参照2.1.3.3的方法调查,记录迁入的

7、黄脊竹蝗的分布面积及虫口密度,将调查结果填入表A.3。2.1.5危害程度调查在4龄~5龄跳蝻及成虫期进行调查,根据下列竹叶被取食比例分级标准确定危害程度,将调查结果填人表A.3。——轻度:竹叶被食l/3以下,远看竹林略变色,记为“+”;——中度:竹叶被食1/3~2/3,远看竹林呈枯黄色,记为“++”;一重度:竹叶被食2/3以上,远看竹林呈火烧状,记为“+++”。2.1.6发生面积的统计标准竹林面积按二类资源调查资料的林业小班面积统计,发生面积以轻度发生为统计起点,但在已防治区中,卵、跳蝻上竹前调查的有虫面积,不作为发生面积统计。2.1.7资料的汇总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