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导学稿

《社戏》导学稿

ID:38649355

大小:1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6-17

《社戏》导学稿_第1页
《社戏》导学稿_第2页
《社戏》导学稿_第3页
《社戏》导学稿_第4页
《社戏》导学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戏》导学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蕲春县芝麻山中学语文学科导学稿分册:七下单元:四16.社戏课型:新授课主备:邓诚审核:使用者: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2.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3.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以及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4.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淳朴可爱的农村孩子的形象。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5.体会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一、课前预习导学1、资料助读⑴鲁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

2、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二心集》等。⑵关于社戏“社”,会意字。“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2.这篇课文很长,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也比较多,请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熟读文章后查找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对词语进行解释。(1)给加点字注音归省()行辈()惮()絮叨()怠慢()撺掇()凫水()潺潺()歌吹()

3、蕴藻()家眷()皎洁()漂渺()纠葛()(2)解释下列词语归省:行辈:撺掇:凫水:弥散:家眷:纠葛:惹眼:屹立:3、这篇课文选自《呐喊》,是一篇优美的小说,层次分明,情节紧凑,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理清文章结构。⑴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答:⑵本文可分为几部分?为每部分概括一个小标题?答:⑶本文讲了哪些事情?你能用4个字分别给它们加个小标题吗?答:⑷课文写的这几件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为什么有的情节详写,有的情节略写?答:-7-二、课堂研讨展示㈠预习反馈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体会作者的感情及其变化,大胆交流阅读感受。2.学生以小

4、组为单位,验对预习作业的答案,做错的同学要向做对的同学请教,做对的同学要认真讲解。㈡合作研讨1.各学习小组围绕下列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可邀请老师参与本小组的研讨。⑴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答:⑵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答:⑶作者从哪几方面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答:⑷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答:⑸小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纯朴的乡民形象,请运用“我喜欢文中的

5、(人物),因为他(他们)(评价其性格和品质),比如:(列举人物的表现)”的句式,用三言两语勾勒出你喜欢的人物形象。示例: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家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2.各学习小组对疑难问题发表看法,同学们结合老师的评点作好课堂笔记(包括问题答案和相关语文知识、解题方法等)。㈢课堂展示根据以上的学习成果,从下面的活动中任选一项,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荐一位代表在全班展示。活动一:进入文本 与人对话 假如你来到了平桥村,你愿意和谁交朋友?为什么?活动二:联系实际,大胆交流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

6、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三、课内训练巩固1.《社戏》的线索是________,作者按“------------”的思路来结构全篇。2.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哄骗(hǒnɡ)闹哄(hōnɡ)起哄(hōnɡ)B.潺潺(chán)怠慢(dài)不惮(dàn)船橹(lǔ)C.撺掇(cuānduó)凫水(fú)桕(jiòu)树旺相(xiànɡ)D.皎洁(jǎo)归省(xǐnɡ)絮(xù)晌午(shǎnɡ)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绝壁膝盖脑怒欺侮B.困惑挑剔胆怯委曲C.叛徒诚肯鉴别宛转D.惊异鞠

7、躬奖励家眷4.下列词语的释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归省:回家看望父母行辈:排行和辈B.委实:实在弥散:弥漫消散-7-C.自失:丢失了自己依稀:隐隐约约D.絮叨:仔仔细细地说旺相:茂盛5.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使我的心也然而又起来,觉得要和他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A.悠扬宛转愉快自失消失B.宛转悠扬沉静自失弥散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