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

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

ID:38651143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6-17

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_第1页
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_第2页
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_第3页
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因工程 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人因工程学: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进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2人因工程的起源:(1)萌芽时期,20世纪初,以泰勒,吉尔布雷斯为代表,以机器为中心(2)兴起阶段,一次大战初~二次大战前,霍桑实验,以机器为中心,增加培训和减轻疲劳强度(3)成长时期,二次大战~20世纪60年代,以人为中心机器的设计适应人(4)发展时期,60年代以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应用范围广■研究内容:(1)研究人的生理与心理特性(2)研究人机系统总体设计(3)研究人机界面设计(4)研究工作场所设计和改善(5)研究工作环境及其改善(6)研究作业方法及其改善(7)研究系统的安全性和

2、可靠性(8)研究组织与管理的效率■主要研究方法:1调查法(访谈法,考察法,问卷法)2观测法3实验法4心里测量法(主观感受)5心理测验法(与常模比较)6图示模型法■机具的研究步骤:(1)确定目的及功能(2)人与机具的功能分配(3)模型描述(4)分析(5)模型的实验(6)机具的设计与改进■作业的研究步骤:(1)确定作业的目的和实现该目的的功能。(2)确定作业中人员和机具的功能分配。(3)用作业模型表示作业对象的顺序、数量、时间、使用的机具和材料等(4)对作业人员的特性进行计测、数据处理和分析,对作业特性进行实验研究。(5)提出各种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作业

3、研究和评价,以确定最佳的作业方案。(6)对作业进行设计、改进和评价,并继续不断加以完善。■环境的研究步骤:(1)确定目的,明确研究环境的重点因素(2)通过实验和理论研究分析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3)提出多种方案,在进行分析评价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有时还需进行小规模实验。(4)对环境进行设计、改进和评价,并不断进行完善。第二章■人体活动供能系统:1磷酸原系统2乳酸能系统3有氧氧化系统■人体能量测定方法:1直接法2间接法3相关估计法■人的心里因素:性格,能力,动机(可调),情绪,意志■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4、■动机与需求: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后,不平衡会暂时得到解除,当出现新的不平衡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动机与工作效率:动机强度对行为影响越大,效率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效率越低第三章■微气候参数:空气气温,空气湿度,气流速度(风速),热辐射■微气候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气温、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的影响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某一参数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可以由另一参数的相互变化所补偿。■人体的基本热平衡方程式:Qs=Qm-W±Qc±Qr-Qe±Qk当Qs=0时,人处于热平衡状态,当Qs>0时,人感到热,当Qs<0时,

5、人感到冷■微气候环境的综合评价:1不舒适指数(没考虑风速)2有效温度(考虑了温度、湿度、风速)3三球温度指数(干球温度,相对湿度,平均辐射度,风速。特征:不用直接测量气流速度)4卡他度(气温、湿度,风速三者综合)■高温作业改善:1生产工艺和技术措施(合理设计生产工艺过程,屏蔽热源,降低温度,增加气流速度)2保健措施(合理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合理使用劳保用品,进行职工适应性检查)3生产组织措施(减小作业速度或增加休息次数,合理安排休息场所,职业适应)■低温作业改善:1做好采暖和保暖工作2提高作业负荷3个体保护4采用热辐射取暖第四章■照明对作业影响:1疲劳

6、2工作效率3事故4情绪■防止和减轻眩光的主要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2合理分布光源3光线转为散射4避免反射眩光5适当提高环境亮度,以减少亮度对比■均匀度=平均照度/最小照度第五章■89色彩构成:色调,明度,纯度(黑白灰纯度为0)■色彩对人的影响:1温度感2轻重感3硬度感4胀缩感5远近感6情绪感第六章■106人耳对声音的主观感觉■噪声来源:1工业噪声2交通噪声3建筑施工噪声4社会噪声■110噪声对听力影响:■噪声对生理影响:1神经系统(出现头痛,耳鸣,多梦,心慌)2内分泌心血管(呕吐,心跳加速,供血减少)3消化系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噪声对心理影响:

7、产生烦恼,焦虑,讨厌,生气■111噪声对语言交流影响■噪声对工作能力和工效影响:精力分散,工作效率下降■噪声控制:1声源控制【(1)降低机械噪声:选择发声小的材料,改变传动方式,改进设备机械结构(2)降低空气动力性噪声:降低气流速度,减少压力脉冲,减少涡流】2控制噪声的传播【对工厂区域合理布局,调整声源指向,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采用吸声隔声消声等措施,采用隔振与减震措施】3操作者听力保护【耳塞,耳罩】■振动分类:来源(生产性振动,非生产性振动),部位和传导方式(生产性振动分为:全身振动,局部振动)■振动对人体影响:1全身振动(引起内分泌,循环,消化系统变

8、化。疲劳,劳动机能衰退)2局部振动(神经,循环,骨关节运动系统改变。肌无力,肌肉萎缩)3振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