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

ID:38651238

大小:68.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6-17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_第1页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_第2页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_第3页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_第4页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_第5页
资源描述: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欧阳竟无等著)◎欧阳竟无提要:本文系吾国法相宗大德、已故支那内学院院长欧阳竟无大师早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哲学研究会讲演,由其入室大弟子王恩洋居士笔记;将佛法之不同于宗教与哲学之各点,条分缕析,穷原竟委,抉择精简,发挥透辟,如数家珍。当时经“南高”所出之《文哲学报》及京沪各大报争先披露后,颇引起国内外文化学术界注目讨论;可见本书影响于吾国文化学术界之大。末附录王恩洋居士所撰《佛法为今时所必需》一文,尤足为主文下一个注解。佛法非宗教非哲学欧阳竟无先生讲王恩洋笔记今日承贵会邀请,来此与诸位讲演佛法,此是鄙人最愿意事;但是鄙

2、人没有学问,今日只将我对于佛法一点意思说出与大家共同研究而已。今先讲演题目,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所必需”。内中意义向后再说,先将佛法名词解释一遍。何谓佛?何谓法?何谓佛法?按佛家有所谓三宝者,一佛宝,二法宝,三僧宝;佛宝指人,法宝指事,僧者众多弟子义,宝者有用有益之义,言此三者利益有情(1),故称为宝。已得无上正等菩提(2)的人是称为佛,法则范围最广,凡一切真假事理有为无为都包在内。但包含既如此其广,岂不有散乱无章之弊耶?此法是指瑜伽所得的。瑜伽者相应义,以其于事于理,如如相应,不增不减,恰到好处,故称为法。此法为正觉者之所

3、证,此法为求觉者之所依,所以称为佛法。宗教与哲学二字,原来西洋名词,译过中国来,勉强比附在佛法上面。但彼二者,意义既各殊,范围又极隘,如何能包含得此最广大的佛法!正名定辞,所以宗教哲学名都用不着,佛法就是佛法,佛法就称佛法。次言义,云何说佛法非宗教耶?答:世界所有宗教,其内容必具四个条件,而佛法都与之相反,故说佛法非宗教。何者为四?第一,凡宗教皆崇仰一神或多数神及其开创彼教之教主,此之神与教主,号为神圣不可侵犯,而有无上威权,能主宰赏罚一切人物,人但当依赖他,而佛法则否。昔者佛入涅槃(3)时,以四依教弟子,所谓四依者,一者依法不依人,

4、二者依义不依语,三者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四者依智不依识。所谓依法不依人者,即是但当依持正法,苟于佛法不合,则虽是佛亦在所不从。禅宗祖师,于“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语,而云“我若见时一棒打死与狗子吃”。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即心即佛,非心非佛(4);前之诸佛,但为吾之导师益友,绝无所谓权威赏罚之言。是故在宗教则不免屈抑人之个性,增长人之惰性,而在佛法中绝无有此。至于神我(5)梵天(6)种种谬谈则更早已破斥之,为人所共悉,此即不赘。第二,凡一种宗教,必有其所守之圣经,但当信从,不许讨论,一以自固其教义,一以把持人之信心,而在佛法则又异此。曾言

5、“依义不依语,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即是其证。今且先解此二句名词:实有其事曰义但有言说曰语,无义之语,是为虚语,故不依之,了有二解:一、明了为了,二、了尽为了;不了义经者权语略语,了义经者实语尽语,不必凡是佛说皆可执为究竟语,是故盲从者非是,善简择而从其胜者,佛所赞叹也。其容人思想之自由如此。但于此有人问曰:佛法既不同于宗教,云何复有圣言量(7)?答:所谓圣言量者,非如纶音诏旨(8),更不容人讨论,盖是已经证论,众所公认共许之语耳。譬如几何中之定义公理,直角必为九十度,过之为钝角,不及为锐角两边等两角必等之类,事具如是,更又何必讨论

6、耶?此而不信,则教理没从证明。又圣言量者,即因明(9)中之因喻(10),比而成其未成将立之宗。此而不信,则因明之学亦无从讲起。要之因明者,固纯以科学证实之法以立理破邪,其精实远非今之伦理学(11)所及,固不必惧其迷信也。三者,凡一切宗教家,必有其必守之信条与必守之戒约,信条戒约即其立教之根本,此而若犯,其教乃不成,其在佛法则又异此。佛法者有其究竟唯一之目的而他皆此之方便,所谓究竟目的者大菩提是。何谓菩提?度诸众生共证正觉是也。正觉者智慧也,智慧者人人固有,但有二障隐而不显:一烦恼障(12),二所知障(13),此二障者皆不寂净,皆是扰攘

7、昏蒙之相,故欲求智慧者先必定其心犹水澄清乃能照物耳。而欲求水定,必先止其鼓荡此水者;故欲心之定,必先有于戒,戒者禁其外扰,防其内奸以期此心之不乱耳。然则定以慧为目的,戒以定为目的,定者慧之方便,戒又方便之方便耳。是故持戒者菩提为根本,而大乘(14)菩萨(15)利物济生,则虽十重律仪(16)权行不犯,退菩提心(17)则犯,此其规模广阔,心量宏远,固不同拘拘于绳墨尺寸之中以自苦为极者也。夫大乘固然,即在小乘(18),而亦有不出家、不剃发、不披袈裟而成阿罗汉(19)者(见《俱舍论》(20))。佛法之根本有在,方便门多,率可知矣。四者,凡宗教

8、家类,必有其宗教式之信仰。宗教式之信仰为何?纯粹感情的服从,而不容一毫理性之批评者是也。佛法异此,无上圣智要由自证得来是故依自力而不纯仗他力,依人说话,三是佛冤,盲从迷信是乃不可度者。《瑜伽师地论》(21)四力(22)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