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上生与决定胜

增上生与决定胜

ID:38651593

大小:4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7

增上生与决定胜_第1页
增上生与决定胜_第2页
增上生与决定胜_第3页
增上生与决定胜_第4页
增上生与决定胜_第5页
资源描述:

《增上生与决定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增上生與決定勝妙境法师前言今天的中國佛教,無論是美國、加拿大、香港、新加坡,或是台灣,佛教徒的人數比十年前增加很多,可見有善根的人還是不少!雖然現在是末法時代,但有善根的人多,是有得聖道的希望。但善根是過去的栽培,我們現在應該如何學習佛法呢?這個問題,不但是初來到佛教的人要知道,就是已經出了家、受了大戒的出家人,也要注意才對!我想就「增上生與決定勝」這個主題,表示我個人的想法,提供各位作參考。以下分成五個章節來談。正文甲一、學依根性別【頌】:有情無量入佛法,根性有異學亦別,增上生與決定勝,如是二途一切攝。「有情無量入佛法」:眾生

2、是無量無邊的--胎、卵、溼、化,欲界、色界、無色界,各式各樣的眾生非常多,但此處特別指已經相信佛法、入了佛教的人,叫作「有情無量」。「入」,就是相信的意思。如果對佛法沒有信仰,即使他能為人講經,也不算入佛法。尤其是現代知識高、經歷多的人,要他對某種思想建立信心,並不容易。一定要經過長時期的思惟觀察,肯定是真實不虛、有意義的,才願意相信。若有一點疑問,就不可能有信心。「根性有異學亦別」:「根」,指的是過去世的栽培。在此生之前的生命中,曾在佛法中熏習過信、進、念、定、慧等善法',或南傳、或北傳,或顯、或密,或深、或淺,各式各樣的情形

3、,而今生有繼續栽培的堪能,故名為根。「性」者,心也;就是現在的心情歡喜靜坐、歡喜持咒,或歡喜做種種功德等,這就叫作性。因為過去生的熏習與栽培不同,這一生表現出來的思想、學習佛法的樂欲等,也就有各種差異,故云「根性有異學亦別」。「增上生與決定勝」:眾生根性差別雖多,大約可歸納為二。一、「增上生」,非是指地上菩薩利益眾生,現種種殊勝身相而言,是指凡夫肯栽培順福分善,將來堪能感得天上或人中可愛的果報,是名增上生。既沒有成佛的意願,也不想作大菩薩、阿羅漢,就是希望身體健康無病、財富多、壽命長、智慧高、能力強,希望將來有特別好的父母眷屬…

4、…,為此目的而行布施、持戒,或者也能修定求生天上,叫他修學聖道,沒有興趣!希望現在好,將來還要更好,這就叫作增上生。二、「決定勝」:決定勝利、永不失敗,就叫作決定勝。例如:漢高祖劉邦與楚霸王項羽作戰,劉邦敗多勝少、楚霸王勝多敗少,但這都不算數;後來,項羽烏江自刎、劉邦稱帝,最後勝利的才是勝利。這樣,勝利以後永久不再失敗,就叫作決定勝。學習聖道的人,聲聞種姓者於初果須陀洹以上,大乘菩薩證得無生法忍,從彼時以後,乃至成佛,決定不再退轉,故名「決定勝」。增上生雖然亦有如意的地方,但是靠不住!即使滿了願,得到更好的來生,乃至當了皇帝,但

5、是「天子一怒,流血千里」,權力大時,一糊塗就可能做惡事,再下一生,就到三惡道去了。如果生到天上去,天上的人不老、不病,欲樂境界非人間可比,但終究還是要死。若功德特別大,死後也可能繼續生在天上,但是,終究有一天福報享盡,從天上來到人間,也還可能做錯事。又或許過去生的惡業成熟,直接從天上下墮三惡道,受極大苦。所以,只有修學聖道、入決定勝才是有保障的,永遠沒有危險。「如是二途一切攝」:無量無邊的佛教徒裡,總括可分為歡喜增上生及歡喜決定勝這二類。但是,可能有從增上生轉變成決定勝的情形;也可能本來要修學聖道的,但又退到「增上生」。這二類佛

6、教徒,因為意願不同,學習佛法的內容也就有差別。甲二、增上世間道三乙一、布施【頌】:一切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佛知眾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布施、持戒、修定等三,是歡喜增上生這一類根性眾生,學習佛法的次第。第一個方法是布施。為何要布施?「一切眾生皆求樂」:不論是佛教徒或非佛教徒,一切眾生都是希望安樂而不願意受苦。「若無資具樂非有」:但是,安樂不是自然而有,要依賴適合的資具而有。什麼資具呢?要有充足的飲食、衣服、臥具、醫藥,令我們的生命能延續。冷氣、暖氣等,現代化的種種設備,讓我們的生活舒適、便利,心情愉快。所以,要靠種種如

7、意的資具,才會出現快樂,若沒有這麼多的資緣,就無樂可言。這些資具從何而來?「佛知眾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佛的大智慧為滿足眾生求樂的願望,告訴你一個好方法,就是布施,布施能令你得到滿意的資具。各式各樣的資具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的生命體。拿眼睛來說,若注意觀察,會發現每個人的眼睛不同:有的有神、有威,有的就平平常常的,好像沒睡醒的樣子。眼睛特別有神,就是他以前做過特別的功德,或者幫助別人增長智慧,或者發心在佛前點燈,所得的果報就是眼睛特別好。又,有的人身體健康從不生病,但有的人則病痛不斷,常常要看醫生。什麼原因?佛法告訴我們,若

8、有慈悲心愛護一切眾生,乃至微小生命亦不傷害,將來的身體就會健康。如果隨時起瞋心,以語言、行動傷害人,將來即多諸病痛。若時常說話像刀似的,讓人聽了心裡難受,那麼,將來你的心情也不會快樂。布施,不只是財物的布施,還有法施及無畏施。能講佛法增長他人的智慧,隨時隨喜別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