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

ID:38657179

大小:42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_第1页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_第2页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_第3页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_第4页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态电路分析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Multisim编辑动态电路、设置动态元件的初始条件、掌握周期激励的属性及对动态电路仿真的方法。2、理解一阶RC电路在方波激励下逐步实现稳态充放电的过程。3、理解一阶RL电路在正弦激励下,全响应与激励接入角的关系。二、实验器材计算机、Multisim软件三、实验内容及分析RC一阶动态电路仿真实验1.一阶RC电路的充、放电在Multisim10中,搭建RC充、放电仿真实验电路,如图2.2.1所示。当动态元件(电容或电感)初始储能为零(即初始状态为零)时,仅由外加激励产生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如果在换路瞬间动态元件(电容或电感

2、)已储存有能量,那么即使电路中没有外加激励电源,电路中的动态元件(电容或电感)将通过电路放电,在电路中产生响应,即零输入响应。R110k?V113VJ1Key=SpaceC11uF3120在Multisim10中,单击图2.2.1所示电路中开关J1的控制键A,选择RC电路分别工作在充电(零状态响应)、放电(零输入响应)状态。(1)RC充电(零状态响应)(2)RC放电(零输入响应)2.一阶RC电路的仿真实验。当一个非零初始状态的一阶电路受到激励时,电路产生的响应称为全响应。对于线性电路,全响应是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之和。R=4.5KC=1UFC=5ufR=20k

3、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发现电容电压波形受R,C元件参数及时间常数的影响。其中时间常数对波形的影响从图上看:1.电容冲放电过程由近似的直线变成明显的与电压成非线形关系。2.随着时间常数的增大,电容一次充电和放电的时间间隔明显增大。2.5.1RLC串联谐振电路仿真实验(1)测量电路谐振时的I0、VR、VL、VC、Q。打开仿真开关,用连接在电路中的双踪示波器分别测量激励电压源VS和电阻R两端的电压,如图2.5.1(a)中所示在谐振的情况下,用示波器分别测量电感L和电容C两端的电压值;将测量的电感L(或电容C)两端的电压值除以电阻R两端的电压值,换算出电路的Q值;用串接在

4、电路中的电流表测量电路中流过的电流I0,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表2.5.1中。RLC串联谐振实验电路数据(1)f0/HzVR/VVL/VVC/VQI0/mA理论计算值159010100100101.0仿真测量值15851099.975100.003101.0(2)测量电路的谐振频率、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实验结论:(1)在谐振情况下,电流与电压同相位,电路呈现电阻性;(2)电感的端电压UL与电容的端电压UC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相互补偿,外加电压与电阻上的电压相平衡,即UR=UI;(3)电感或电容的端电压可能大大超过外加电压,产生过电压。电容或电感的端电压与外电压之比为:Q

5、=UL/U=XLI/RI=XL/R=WOL/R,式中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4)电路的品质因数Q值越大,电路的谐振的质越高,带宽越窄,幅频特性曲线越尖锐,相频特性曲线越陡峭,对信号的选择性越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