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

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

ID:38657282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4页
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初采初放组织保障技术措施1、工作面初采期间,矿成立初采初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挥工作面初采初放工作。2、初采时,工作面支架要升紧,特别是端头支架及机头过渡支架要严密接顶,保证支撑有力,确保其正常行走。EkN设备管理资源网。3、所有支架必须严密接顶,不接顶处要用板梁接顶,支架初撑力达到设计要求,乳化液泵站出口压力不低于30MPa。EkN设备管理资源网。4、工作面初采前,要将所需的备用支护材料在风、机两巷按要求备齐备足,上下两巷超前支护完好,保证数量及支护质量,单体支柱初撑力不低于50KN。5、当工作面所有设备调试完毕,进行联合试运转后,方可

2、准备生产。6、采煤机割第一刀煤之前,应人工拆掉切眼煤壁上的木托板,并将前面的煤壁侧的材料及杂物清理干净。割煤时速度控制在2.0m/min,以防损坏截齿或锚杆卷出伤人。7、工作面初采前,为了保证顶板及时跨落,减小顶煤和顶板的初次跨落步距,在切眼内由支架尾梁处向顶煤打眼。打眼工作应在工作面向前推进两个循环后进行,在检修时间集中打眼进行,利用2台煤电钻从上下端头向中间进行,每台钻3人,其中2人工作,1人负责观察工作地点的顶板安全情况。人员进入支架后尾梁切眼老塘侧打眼时,必须先进行敲帮问顶,并将工作地点相邻支架后尾梁完全升起,维护好顶板,若有异常情

3、况,人员立即进入支架后尾梁下。人员进入打眼时,要将后部溜子进行可靠闭锁,并设专人看管闭锁键。装药爆破前,必须检查工作地点附近20米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只有在瓦斯浓度小于1%时方可装药、放炮。8、强制放顶眼的布置方式:在支架后尾梁切眼老塘侧布置扇形炮眼,每组3个炮眼,炮眼角度为45°~70°,深度3.0m,每组眼间距3.0m,采用煤电钻打眼,每眼装药量1.8kg(12节煤矿许用乳化炸药),封泥长度不小于1.0m;另外,在上下端头过渡架前梁间及上端头靠近支架尾梁侧切顶线处打强制放顶眼,进行强制放顶。放炮顺序:每5组眼为一组同时起爆,每次放炮

4、长度为15m,采用煤矿许用毫秒电雷管及煤矿许用安全防水型导爆索起爆,从上向下依次顺序进行爆破。9、在工作面风机两巷设上设置专人警戒,警戒处要求“人、绳、牌”三齐全。警戒距离不小于100米,人员不准以支架或其它设备为掩护而缩短警戒距离。10、每次爆破结束后,必须等炮烟稀释排出后,先检查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小于1%,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放炮地点,再进行下一组炮眼的爆破工作。11、工艺巷预爆破工作从工艺巷迎头正常打眼放炮,工作面开采前,工艺巷放炮必须超前工作面煤壁20m。12、初采第一刀时,支架不动,将工作面前部输送机调成一条直线,并尽可能推向煤

5、壁。13、初采第一刀时,由于前部输送机没有完全推出一个截深(0.8米),为防止采煤机割支架顶梁,将采煤机滚筒升到距顶板0.2米处,从采煤机安装机窝位置从上向下斜切进刀下行割煤,并逐渐调整采煤机滚筒至正常割煤高度(3.0米),采煤机下行割煤时,及时打出支架伸缩梁及护帮板进行超前支护。14、采煤机割透下端煤壁后返向上行跑空刀,滞后采煤机30米将前部输送机机尾推向煤壁(推移步距0.8米),行走到上出口时,距上端头煤壁36米(91#架)后,。采煤机返向进行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正规循环作业状态。15、采煤机完成上端头斜进刀反向后正常下行割煤时,按移架

6、要求跟机移架,将前部输送机从上而下推移一个步距(0.8米),并逐架调整支架直线。16、移架后,将后部输送机向前拉移一个步距(0.8m),并调成一条直线。拉后部输送机时应保证其正常运转,以防卡死输送机。17、由于工作面底板不平整,所以要求必须在五刀内将工作面底板调平。18、初采前10刀不进行放煤,当顶板(煤)充分跨落后,视具体情况经初采初放领导小组确认具备放煤条件时方可按要求进行放顶煤工作。19、加强两顺槽的支护管理,所有支柱必须支到硬底,达到初撑力要求,来压时视来压强度及时增大支护密度,对失效的单体支柱及时更换,防止端头冒顶事故发生;当发现

7、两端头顶板每及时冒落,必须采用强制放顶,使顶板冒落。20、来压时要组织快速推进,加快推进速度;保证支架状态良好,支架平、直、齐,防止架前漏顶,确保安全生产。21、初次来压后,顶板完全跨落后,经初采初放领导小组在现场验收,确认符合初采初放结束条件,方可进行正常生产。鑫隆煤源有限公司初采初放的安全技术措施鑫隆煤业有限公司2011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