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

ID:38658454

大小:7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6-17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_第1页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_第2页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_第3页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_第4页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_第5页
资源描述:

《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启蒙与神话的纠缠:霍克海默与阿道尔诺(上)哈贝马斯曹卫东/译  在霍克海默深受叔本华影响的时候,资产阶级“灰色”作家,如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霍布斯(Hobbes)和曼德维尔(Mandeville)等,就已经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当然,这些作家都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他们之间的不一致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之间还有着一些联系。资产阶级的“悲观”作家,如萨德(MarquisdeSade)和尼采(Nietzsche)等,则打破了这些联系。在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最悲观的著作《启蒙辩证法》(DialektikderAufkl?rung)当中,他们加入了“悲观”作家的行列,并把启蒙

2、的自我毁灭过程加以概念化。据他们分析,人们不可能再对启蒙的拯救力量抱以希望。本雅明式的绝望在反讽意义上变成了希望:在这个观念的影响下,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不愿放弃对概念的探讨,虽然他们的探讨充满悖论。我们不想继承这种情绪和立场。然而,后结构主义又激起人们对尼采的关注,从而引发并传播了一些相似的情绪和立场,容易引起混淆。我想避免这种混淆。 《启蒙辩证法》是一本奇特的书,其中的主要内容是由格蕾特·阿道尔诺(GretelAdorno)根据阿道尔诺和霍克海默在圣莫尼卡(SantaMonica)的谈话所做的笔记。全书完成于1944年,三年后由奎里多出版社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第一版在近20年中一

3、直脱销。正是由于此书,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在战后前二十年中对联邦德国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此书的历史效果与它的销量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关系。值得注意的还有此书的结构:它由一篇50多页的长文、两篇附论和三篇附录组成,而后者占了全书的大半。这种不太显著的表现形式,使得作者的思路不那么一目了然。  因此,我将首先阐明其中的两个核心主题(1)。对现代性的评价引起了一些问题,从而让我注意到了当下状况: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为什么力图以激进的方式阐明启蒙;(2)尼采是主张让意识形态批判通过总体化实现自我超越的伟大楷模。把尼采同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进行比较,能够让我们了解他们的文化批判的不同进

4、路(3),而且也可以激发起我们对启蒙再次具有反思意识的怀疑(4)。  1  在启蒙的传统中,启蒙思想总是被理解为神话的对立面和反动力量。之所以说是神话的对立面,是因为启蒙用更好论据的非强制的强制力量来反对世代延续的传统的权威约束。之所以说是神话的反动力量,是因为启蒙使个体获得了洞察力,并转换为行为动机,从而打破了集体力量的束缚。启蒙反对神话,并因此而逃脱了神话的控制。而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则认为启蒙与神话之间具有密谋关系。这在启蒙思想中表现得相当显著:“神话就已是启蒙,而启蒙又变成了神话”。这一主题在前言中就已经说的清清楚楚,在主导论文中得到了阐述,并在对《奥德赛》的阐释中得到了进

5、一步的证明。  该书首先从语文学的角度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作者们选择晚期史诗对神话传统(在荷马看来已经有了距离)的加工作为例证,这样做实际上遵守的还是成文原则(petitioprincipii)。这种疑义显示出了方法论上的优势:  “在荷马史诗的不同叙述层次中,神话均有所表现。不过,荷马史诗为这些神话所提供的说明,以及用各种散乱的故事强行拼凑起来的统一性,也同样是对主体从神话力量中摆脱出来的描述”。  奥德修斯在双重意义上处于流浪状态,他的冒险故事反映出了从神话力量当中摆脱出来的主体性的史前史。神话世界并非家园,而是人类为了自身认同必须逃出的迷宫:  “思乡病使得摆脱了史前世界的束

6、缚,开始了一段冒险的征途,因此,《奥德赛》所呈现的就是主体性的历史。所以说,史诗的典型悖论,恰恰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家乡的观念是与神话相对立的,而法西斯主义则错误地把神话表现成了家乡”。  可以肯定,神话叙述召唤个体经由族链回到源始。祭祀仪式本来应当消除与源始的疏远,并打消由此而带来的内疚,可它们却同时也加深了这一裂痕。源始神话包含着“起源”的双重含义:对失去根基的恐惧和由于逃离而带来的舒心。因此,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把奥德修斯的狡诈还原为祭祀行为最内在的秘密。祭祀行为内部就存在着一种欺骗:人们怎样才能通过奉献象征性的替代品,而变赎掉复仇力量的诅咒。神话的这一层含义标示出了一种意识立

7、场的内在矛盾,对于这种意识立场而言,仪式行为既是现实,也是表象。通过仪式回到源始的再生力量,对于集体意识而言,是非常必要的。(正如涂尔干所说),源始保证了社会的统一。但是,纯粹在表象中回到源始,同样也是必要的,部落共同体中的成员为了形成自我,同时也必须远离源始。这样,同时被神圣化和智取的源始力量,在主体性的原始历史中已经处于启蒙的第一阶段。  对源始的疏远如果意味着解放的话,那就意味着启蒙成功了。但神话力量证明自身是一种延缓因素,它阻遏了人们所追求的解放,也不断拖延源始对个体的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