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

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

ID:38669930

大小:621.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9-06-17

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_第1页
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_第2页
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_第3页
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_第4页
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总复习-走向清华北大--40椭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十讲椭圆回归课本1.椭圆的定义(1)定义:平面内两定点为F1、F2,当动点P满足条件点P到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

2、F1F2

3、)时,P点的轨迹为椭圆;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2)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

4、PF1

5、+

6、PF2

7、=2a(2a>

8、F1F2

9、).(3)注意:定义中,“定值大于

10、F1F2

11、”(即2a>2c)是必要条件.当2a=2c时,动点轨迹是两焦点的连线段;而当2a<2c时,动点轨迹不存在.2.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考点陪练1.已知两定点A(-1,0),B(1,0),点M满足

12、MA

13、+

14、MB

15、=2,则点M的轨迹是()A.圆B.椭圆C.线段

16、D.直线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C类型一椭圆的定义解题准备:(1)椭圆是圆锥曲线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因而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而椭圆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往往是主要的考查点,也是研究其它椭圆问题的基础.(2)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为常数(大于

17、F1F2

18、)的动点的轨迹(或集合)叫做椭圆.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焦距.用集合表示:椭圆上的点M满足集合均为常数且2a>2c.(3)涉及椭圆定义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2a>2c”这一个前提条件.因为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

19、F1F2

20、时,其动点轨迹就是线段

21、F1F2;当平面内的动点与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小于

22、F1F2

23、时,其轨迹不存在.【典例1】一动圆与已知圆O1:(x+3)2+y2=1外切,与圆O2:(x-3)2+y2=81内切,试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解]两定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是O1(-3,0),r1=1,O2(3,0),r2=9.设动圆圆心为M(x,y),半径为R,则由题设条件,可知

24、MO1

25、=1+R,

26、MO2

27、=9-R,∴

28、MO1

29、+

30、MO2

31、=10,由椭圆的定义知:M在以O1、O2为焦点的椭圆上,且a=5,c=3,b2=a2-c2=25-9=16,故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反思感悟]先根据定义判断轨迹的类

32、型,再用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叫定义法.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时,应首先充分挖掘图形的几何性质,找出动点满足的几何条件,看其是否符合某种曲线的定义,如本例,根据平面几何知识,列出内切、外切的条件后,可发现利用动圆的半径过渡,恰好符合椭圆的定义,从而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这里充分利用椭圆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求椭圆的标准方程解题准备:(1)定义法;(2)待定系数法.若已知焦点的位置可唯一确定标准方程;若焦点位置不确定,可采用分类讨论来确定方程的形式,也可以直接设椭圆的方程为Ax2+By2=1,其中A,B为不相等的正常数或由已知条件设椭圆系来求解,以避免讨论和繁琐的计算

33、.类型三椭圆的几何性质解题准备:1.对椭圆几何性质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尤其是对椭圆离心率的求解问题,更是考查的重点.2.对于焦点在x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有以下性质:①范围:-a≤x≤a,-b≤y≤b.椭圆位于直线x=±a和y=±b所围成的矩形框里;②对称性:椭圆关于x轴、y轴和原点都是对称的;③椭圆有四个顶点A1(-a,0)、A2(a,0)、B1(0,-b)、B2(0,b).线段A1A2和B1B2分别叫做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等于2a和2b;④椭圆的离心率[反思感悟]求解与几何性质有关的问题时要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即使不画出图形,思考时也要联想到

34、图形.当涉及到顶点、焦点、长轴、短轴等椭圆的基本量时,要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基本量之间的联系.类型四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解题准备:1.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通过判别式Δ来判断直线和椭圆相交、相切或相离.2.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直线和椭圆交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通常是写成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形式,这是进一步解题的基础.【典例4】已知椭圆C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x轴上,椭圆C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3,最小值为1.(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y=kx+m与椭圆C相交于A、B两点(A、B不是左右顶点),且以AB为

35、直径的圆过椭圆C的右顶点.求证:直线l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分析](1)由a+c=3,a-c=1,可求a、c.(2)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后得到交点A、B的坐标关系,再根据以AB为直径的圆过椭圆的右顶点可得到两直线垂直,从而求得交点A、B的坐标关系,联立后可求k、m的关系.[反思感悟](1)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元后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通过判别式Δ来判断直线和椭圆相交、相切或相离的情况.(2)消元后得到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直线和椭圆交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通常是写成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的形式,这是进一步解题的基础.错源一定义理解不清致错【典例1】已知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