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

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

ID:38671399

大小:40.2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6-17

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_第1页
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_第2页
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_第3页
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_第4页
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千山南路道路试验要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册道路工程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1、路基验收要求本工程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应≥40MPa,路基顶面验收弯沉值为246(0.01mm)。2、路基压实度路基压实度必须达到《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和《青岛市城市道路技术导则》规定的压实标准,路基填筑压实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各层路基压实度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填挖类型路基地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方0~3089530~8059580~150494〉150393零填及挖方0~3089530~80595本工程的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路基分层压实

2、度可根据填料类型和压实机情况确定,一般最大填筑厚度不宜大于30cm。3、填料要求本工程要求路基填料为石渣,石渣要求级配良好,填料粒径大于15cm的碎石不超过总重的30%,含泥量均不得超过5%,腐植土、垃圾土、淤泥、冻土、有机质土和易溶岩超过容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1、路基质量要求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规定,填方路基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排水良好。施工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路基检测项目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相关规定执行。路基实测项目项次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检查频率城市主干路1压实

3、度(%)0.0~0.8m≥95每1000m2、每压实层3点,参照JTGF80/1-2004附录B检查0.8~1.5m≥94〉1.5m≥932弯沉值(0.01mm)246参照JTGF80/1-2004附录Ⅰ一级公路标准检查3纵断高程(mm)-20,+10水准仪:每200米4个断面4中线偏位(mm)30经纬仪: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5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米尺:每200m4处6平整度(mm)153m直尺:每200m测两处×10尺7横坡(%)±0.3且不反坡水准仪:每200m4个断面8边坡不陡于设计要求尺量:每200米4处注:表列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为准。外观鉴定:①路基表面平

4、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②路基边坡破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本工程按照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1、计算指标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载100kn(BZZ-100);根据交通量预测,采用BZZ-100标准轴载进行轴载换算,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为16.7×106次。设计控制指标:路面设计弯沉值LD=18.3(0.01mm)路基顶面回弹模量大于等于40MPa1、车行道路面结构设计车行道路面结构如下:上面层:4cm厚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竣工验收弯沉值为18.3(0.01mm))粘层:PC-3乳化沥青中面层:6cm厚SBS改性沥青

5、混凝土(AC-20C)(竣工验收弯沉值为19.7(0.01mm))粘层PC-3乳化沥青中面层:8cm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竣工验收弯沉值为21.6(0.01mm))下封层:6mm厚PC-1乳化沥青透层:PC-2乳化沥青上基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5%)(竣工验收弯沉值为24.5(0.01mm))下基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竣工验收弯沉值为43.9(0.01mm))底基层:18cm厚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4.5%)(竣工验收弯沉值为110.5(0.01mm)1、路面材料要求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道路上面层选用

6、SMA-1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中面层选用粗型密集配AC-20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选用粗型密级配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原材料及混合料技术指标见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F40-2004)的要求。①沥青:基质沥青采用70号A级沥青。基质沥青具体技术标准祥见下表: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项目A级沥青试验方法针入度(25℃,5s,100g)(0.1mm)60~80T0604延度(10℃)不小于(cm)20T0605延度(15℃)不小于(cm)100T0605软化点(R&B)不小于(℃)45T0606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2.2T0615闪点不小于(℃)260T06

7、11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质量变化不大于(%)±0.8T0609或T0610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61T0604残留延度(10℃)不小于(cm)6T0605残留延度(15℃)不小于(cm)15T0605沥青材料应为原油精制后的产品,要求质量均匀、无水。加热至160℃时不产生泡沫。每一批沥青材料都应附有厂商的技术标准试验分析证书。本工程改性沥青SMA上面层采用的SBS(Ⅰ-D)型改性沥青,推荐采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