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

《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

ID:38672022

大小:2.03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6-17

《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_第1页
《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_第2页
《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_第3页
《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_第4页
《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膜系统和核糖体》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内膜系统和核糖体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mRNA、tRNA和其他众多因子集中在核糖体,快速、有序、高效进行蛋白合成。Robinson&Brown(1953)发现于植物细胞。Palade(1955)发现于动物细胞。Roberts(1958)建议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简称核糖体。第一节核糖体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成分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ribosome)存在方式:附着核糖体:游离核糖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基质性质:70S的核糖体(50S、30S):原核细胞、叶绿体、线粒体80S的核糖体(60S

2、、40S):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主要成分r蛋白质:40%,核糖体表面rRNA:60%,,核糖体内部,rRNA都具有甲基化现象5070S与80S核糖体成分的比较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单位构成,结合时,凹陷部位彼此对应,形成一隧道,mRNA通过。大亚基上还有一隧道与其垂直(中央管出口),新生成的肽链通过。在不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大小亚基呈游离状态,只有当小亚基和mRNA结合后大亚基才与小亚基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核糖体上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结合位点与mRNA的结合位点:小亚基(16SrRNA)与tRNA结合的位点:氨酰基位点,又称A位点(受位)

3、与新掺入的氨酰-tRNA结合的位点肽酰基位点,又称P位点(供位)与延伸中的肽酰-tRNA结合的位点二、蛋白质合成过程氨基酸活化肽链的起始肽链的延伸肽链的终止氨基酸活化氨基酸羧基与tRNA3’端CCA-OH在氨酰-tRNA合成酶作用下,缩合成氨酰tRNA。除起始氨酰tRNA与核糖体P位点结合外,其它延伸中新加入的氨酰tRNA与核糖体A位点结合。1.mRNA和30S小亚基(16SrRNA)的识别与结合2.第一个氨酰-tRNA进入核糖体,形成30S起始复合物3.核糖体大亚基与30S起始复合物结合,形成完整的70S起始复合物肽链的起始肽链的延

4、伸:进位-成肽-移位-释放(P71图7-4)肽酰转移酶(核糖体大亚基23SrRNA)催化,A位点氨酰-tRNA氨基酸的氨基与P位点肽酰-tRNA上与tRNA直接相连的氨基酸的羧基形成肽键。肽链的终止A位点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UAA、UGA或UAG,没有与之匹配的反密码子,氨酰-tRNA不能结合到核糖体上,于是蛋白质合成终止并释放。蛋白质合成过程由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mRNA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链的合成,这种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多核糖体第二节 内质网K.R.Porter等于1945年

5、发现于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因最初看到的是位于细胞质内部的网状结构,故名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内质网的一般特点内质网(endoplasmicreticulum,ER):在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内部区域的一些小管和小泡连接形成的网状结构。单位结构:由单位膜围成的小管、小泡和扁囊。用整装细胞电镜技术(宋金丹)发现:1.以核为中心向周围扩展;2.核膜周围较稠密,形成复杂的立体结构;3.远离核处较稀疏,延伸。形态结构差异与不同的细胞有关:分布状态、多少与生理功能有关:滨州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内质网的类型糙面内

6、质网(rER):附有核糖体。多呈扁囊状,少数为管状或泡状分布:与细胞类型、分化程度及功能状态密切相关。高分化肿瘤细胞,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中糙面内质网丰富。光面内质网(sER):无核糖体附着,由分枝小管,小泡组成。分布:显示细胞种类特征,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的sER比较发达;肌肉细胞的光面内质网特化为肌质网。滨州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rER滨州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sER微粒体微粒体:应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方法,从组织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的,直径20~100纳米的亚微颗粒。为内质网碎片,经离心后断裂而成的封闭小泡。糙面微粒体:来自糙面内质网。

7、光面微粒体:来自光面内质网。部分来自膜、高尔基复合体等糙面内质网的功能蛋白质合成蛋白质折叠蛋白质糖基化蛋白质运输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并且起始于细胞质基质,有些蛋白质在合成开始不久后便转在内质网上合成。分泌性蛋白:如抗体、激素;穿膜蛋白:内膜系统驻留蛋白:如溶酶体的各种水解酶;蛋白质的合成糙面内质网上蛋白质合成过程G.Blobel等1975年提出了信号假说:认为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指导蛋白质转至内质网上合成,蛋白质合成结束之前信号肽被切除。因此获1999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信号肽(signalpeptide),位于新合成肽链的N端

8、,一般20~3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6-12个疏水氨基酸,N-端通常含有1个或多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信号识别颗粒(signalrecognitionparticle,SRP),细胞质基质中由6个蛋白质多肽亚基和1个7S分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