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

《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

ID:38929155

大小:2.19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6-21

《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_第1页
《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_第2页
《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_第3页
《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_第4页
《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糖体、线粒体》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核糖体、线粒体1核糖体概述1897年,首次观察到核糖体,当时称其为核外染色质。1955年,Palade用电镜观察到大鼠腺细胞的核糖体,命名为“Palade颗粒”。1958年,Roberts提出用“ribosome”来命名核糖体,ribosome是核糖核蛋白体的意思,中文简称核糖体。Palade,1955.“Notethatinthematrixtherearenumeroussmallanddensegranules(g)whichappeartohaveparticularaffinityforthemembranelimitingthecavitie

2、softheendoplasmicreticulum.”2核糖体概述概念: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其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由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在其有限空间内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蛋白质合成机”基本类型:附着核糖体:附着于糙面内质网或外核膜表面。游离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70S的核糖体:原核细胞;线粒体、叶绿体内的核糖体与70S核糖体类似。80S的核糖体:真核细胞胞质。主要成分:r蛋白质:40%,核糖体表面。rRNA:60%,核糖体内部。3核糖体形态结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大亚基:圆锥形;小亚基:弧形。蛋白质合成时核糖体大、小亚基

3、聚合;合成完成后分开,游离于胞质中。4核糖体形态结构核糖体普遍分布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含有核糖体。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中没有核糖体;非细胞形态的病毒不含核糖体。5核糖体形态结构核糖体活性功能部位核糖体结合位点:位于小亚基,识别并结合mRNA。氨酰位:又称A位点,位于大亚基,是新掺入的氨酰-tRNA与mRNA密码子识别结合的位点。肽酰位:又称P位点,位于小亚基,结合延伸中的肽酰-tRNA。出口位:又称E位点,位于大亚基,是肽酰-tRNA移交肽链后,tRNA释放的位点。中央管出口:位于大亚基,释放多肽链。肽酰转移酶的催化位点、起始因

4、子、延伸因子、终止因子等的结合位点。6蛋白质合成过程1)起始因子-3(IF-3)介导30S小亚基与mRNA结合,形成IF3-30S亚基-mRNA复合物。2)IF-2介导fMet-tRNA与mRNA的AUG互补结合,形成”IF2-30S亚基-mRNA-fMet-tRNA”30S起始前复合物。3)在GTP与Mg2+参与下,50S亚基与30S起始前复合物结合,IF-2与IF-3脱落,形成”30S亚基-mRNA-50S亚基-fMet-tRNA”70S起始复合物。fMet-tRNA占据P位,A位空缺。(一)氨基酸活化(二)起始7蛋白质合成过程mRNA分子以5‘—3

5、‘方向,从AUG开始每三个连续的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子。每种氨基酸至少对应一种密码子,最多的可对应六个密码子。8蛋白质合成过程1)进位:第二个氨酰-tRNA进入A位。2)成肽:肽酰转移酶催化A位氨酰-tRNA的氨基与P位肽酰-tRNA的羧基形成肽键。3)移位:核糖体沿5‘—3‘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原来P位的tRNA移到E位,A位的肽酰-tRNA移到P位,A位空出。4)释放:移到E位的tRNA释出。核糖体循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链延伸阶段的进位、成肽、移位、释放的全过程称为核糖体循环,每经过一次循环,肽链增加一个氨基酸。(三)肽链延伸9蛋白质合成过程1)mR

6、NA的终止密码(UAAUAGUGA)进入A位,阻止氨酰-tRNA进位。2)相关释放因子(RF)识别结合A位终止密码;P位的肽酰-tRNA经酶解肽链与tRNA分离。3)肽链由中央管出口释放,tRNA从P位脱落,大小亚基解聚并与mRNA分离。(四)终止10多核糖体概念: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时,一个mRNA分子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多肽链的合成;当前一个核糖体结合mRNA启动多肽链合成并向mRNA3‘端移动一定距离后,下一个核糖体就结合到mRNA起始位点。这种多个核糖体与同一mRNA结合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意义:提供mRNA利用率,在一定时间内合成

7、更多的蛋白质。11线粒体概述结构Electron-transportchainOxidativephosphorylation12线粒体概述30亿年前地球的假想环境厌氧菌早期地球大气中主要含有氢气、氨气、水,缺乏氧气生命形式主要为厌氧菌能量代谢方式为无氧代谢,如糖酵解、发酵作用等13线粒体概述30亿年前地球的假想环境厌氧菌新型的光合作用方式水氧气大气环境改变新型生命体出现蓝细菌(蓝藻)2.4——2.7亿年前,地球大气中开始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的氧气。14线粒体线粒体在氧化反应带来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出现氧气对厌氧菌产生威胁自然选择压力生命体进化出自我保护机制抵抗

8、氧毒性,并能利用氧气产生能量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的过程在特化的细胞器中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