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

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

ID:38672844

大小:1.42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6-17

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_第1页
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_第2页
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_第3页
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_第4页
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2018010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流感预防与诊治策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徐保平内容•儿童流感临床表现•儿童流感诊断•儿童流感治疗•儿童流感预防中国儿童流感的受累人群广泛据估计,每年有10%-15%的儿童因流感感染而需就诊,累及0.22亿-0.33亿儿童(中国0-14岁儿童数量为2.22亿)<5岁儿童感染流感后并发重症疾病风险最高,流感相关疾病住院率921/10万人年,<2岁儿童流感住院率最高在流感流行季节,>40%学龄前儿童及30%学龄儿童患流感流感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父母缺勤,导致较高的超额

2、死亡率和经济负担北京2015-2016流感季节门诊病人•估计119万感染流感病毒,发病率5.5%,门诊就诊人次约46.8万•发病率最高年龄组0-4y(31·9%),其次5-14y(18·7%)•结论:2015-2016北京流感季节发病率最高的人群是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WuS,etal.EpidemiolInfect.2017Dec;145(16):3334-3344临床表现发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咳嗽咽痛、鼻塞流涕儿童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常见无并发症,3-7d缓解

3、,1-2周恢复重症患儿多在5-7d出现肺炎,体温持续>39℃,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ARDS,多器官功能衰竭首要死因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儿童甲型HIN1流感易合并脑炎或脑病,合并细菌感染增加病死率临床表现•特殊表现:–中毒型流感:极少见,表现为高热、休克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胃肠型流感:除发热外,以呕吐、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儿童流感并发症多见: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

4、道症状较成人常见并发症•肺炎: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中,约有2/3的重症病例出现肺炎,可双肺同时受累,且多为间质浸润及大叶实变同时存在,个别可发展为ARDS•心肌炎与心肌损害:出现心肌酶升高的比例占62%,AST、CK、LDH升高为主,部分患儿可有CK-MB的升高•肝脏功能损害:多表现为转氨酶异常•肌肉损害: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症•肾脏损害:不多见,肌酐增高,溶血尿毒综合征、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竭与Goodpasture综合征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炎、脑膜炎、感染后脑病、吉兰-巴雷综合征、急性脊髓炎等•其他并发症:免疫功能紊乱,尤

5、以CD4比例下降明显,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儿童流感常见基础疾病•哮喘•神经肌肉病•免疫抑制•肥胖•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疾病•代谢性疾病Pediatrics.2017;140(4):e201725502009甲型H1N1流感住院患儿多中心临床研究•788例/810例(97.3%)治愈或好转出院•19例(2.3%)死亡,占危重症病例的10.4%•死亡原因:8例主要死于脑炎/脑病;10例主要死于严重肺炎、ARDS和呼吸衰竭,其中5例伴有脑炎/脑病;1例主要死于继发性真菌性脑膜炎•合并严重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脑炎/脑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

6、因素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0):733-738影像学表现•多数患儿无肺内受累•多为间质浸润及大叶实变同时存在•进展迅速者,可发展为双肺弥漫的渗出性病变或实变,个别病例可见胸腔积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检查: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及比值升高•病毒学检查:–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金标准,灵敏度低–血清学—恢复期较急性期血清抗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危重症病例高危因素因素危重症(183)非危重症(627)OR值(95%CI)P值年龄:中位年龄44(月)42(月)5岁及以上63(34.4%)197

7、(31.4%)1.07(0.75~1.51)0.12性别:男性123(67.2%)385(61.4%)1.29(0.91~1.83)0.15WBC计数增高73(39.9%)121(19.3%)2.78(1.94~3.96)<0.01WBC计数降低45(24.6%)138(22.0%)1.16(0.79~1.70)0.46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96(52.5%)140(22.3%)3.84(2.72~5.41)<0.01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45(24.6%)214(34.1%)0.63(0.43~0.92)<0.05淋巴细胞比率增高39(21

8、.3%)115(18.3%)1.21(0.80~1.81)0.37淋巴细胞比率降低96(52.5%)144(23.0%)3.70(2.62~5.24)<0.01CRP增高106(57.9%)200(31.9%)2.9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