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古诗两首【第2课时】

18.古诗两首【第2课时】

ID:38674940

大小:4.40 M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6-17

18.古诗两首【第2课时】_第1页
18.古诗两首【第2课时】_第2页
18.古诗两首【第2课时】_第3页
18.古诗两首【第2课时】_第4页
18.古诗两首【第2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18.古诗两首【第2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品读释疑结构主旨课堂拓展当堂检测第二课时古诗两首18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敕勒歌》。背诵古诗。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学习目标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核心问题:《敕勒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赞美之情?串珠问题:1.《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2.《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理解诗句的意思。边听边想听录音回顾课文敕勒川,阴山下。敕勒: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川:平地;平野。这里

2、指草原。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半球形帐幕。笼:笼罩。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苍:青色。茫:辽阔,深远,看不到边际。见:出现。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敕勒川,阴山下。这两句使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什么作用。这两句使用衬托的手法,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壮美广阔的画面。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这句话使用比喻的手法,把天空比作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

3、八方,描绘了草原空旷而高远的天空,与田野相接,无比壮阔。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话在全诗中的作用?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突出了敕勒族人民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核心问题:《敕勒歌》表达的是作者对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赞美之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景色的赞美之情?1.《敕勒歌》描写了哪些景物?给我们呈现的是什么画面?写了大草原、阴山、天空、草、牛羊等景物。给我们呈现了广阔壮美、空旷高远、草木茂盛、牛羊肥壮的美丽图画。串珠问题:2.《敕勒歌》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是按照由低

4、到高,又由高到低的顺序写的。山川是低处景物,天空是高处景物,草木牛羊是低处景物。课文结构位置天:阴山下敕勒歌辽阔壮美苍茫似穹庐《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课文主旨国学诵读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唐·高骈)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唐·王维)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唐·白居易)走进中华传统文化【谜语】房子没墙,地毯一张。颜色多变,白绿花黄。要问什么,

5、羊的食堂。谜底()草原课堂小结《敕勒歌》描绘了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殷实富足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点拨:朗读古诗时要注意古诗的节奏与停顿,读诗时将诗句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图画,这样就能进入诗的境界里。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2.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示例: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我仿佛看到山上寺院的高楼,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诗人站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仿佛看到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一、给

6、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夜宿(sùshù)     山寺(sìshì)星辰(cénchén)穹庐(núlú)习题源于《典中点》的“基础练习”....√√√√二、看拼音写字词,我最棒。wēilóubùɡǎnjīnɡsìtiányěcānɡmánɡ相动危楼不敢惊似田野苍茫三、照样子,写词语。父亲亲人人生 生活危楼田野吃惊楼上上学学校野外外面面包惊奇奇怪怪事四、按要求写句子。1.小草被风吹得左右摇摆。(改为“把”字句)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2.姐姐把房间收拾好了。(改为“被”字句)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__。风小草吹得左

7、右摇摆房间姐姐收拾好了完成《点拨》“基础方法练”“阅读方法练”。A组—基础篇课后作业完成《典中点》“主题探究”“拓展提升”。B组—提升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