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

ID:38677663

大小:3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6-17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_第1页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_第2页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_第3页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_第4页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摘要:哈姆雷特最终未能傲然挺立,其悲剧根本原因在于阶级和宗教的烙印,而人文主义者自身的弱点,也是导致其悲剧的又一原因关键词:哈姆雷特悲剧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艺复兴作为欧洲近代文学的开端,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灿若群星的作家中,莎士比亚不愧为世界第一流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艺术实践扎根文艺复兴的土壤。时代的巨大变革,社会的急剧变化,新兴资产阶级的生气勃勃与冒险精神以及崭新的生产力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在尚未脱尽封建胎记的人们身上激起的新鲜感与进取心,使人文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现实之间呈现无法填补的深深裂痕。面对这样的现实,莎士比亚用生花之笔重鸣叠奏,以不

2、可抗拒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1602年,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剧本内容博大精深,艺术上独具特色。三个多世纪来,为《哈姆雷特》所写的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对于哈姆雷特的悲剧成因始终没有一个系统的说法。本文愿就导致这位王子最终未能傲然挺立的原由,提出一些粗浅的个人看法。一首先,阶级和宗教的烙印是导致哈姆雷特悲剧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哈姆雷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主人公哈姆雷特不仅出身贵族,而目是贵族当‘外的二尊一丹麦’。这个呜鱼族的花朵、“国家所瞩望的娇花”,(1)在国王的直接庇护下成长起来,在他身上同时展示出来的是正义与皇室

3、尊严的概念,善良与纯正的感情以及出身贵宵的自我意识。他和贵族最上层的这种血缘关系,以及他在威登堡求学之前的宫庭生活经历,不仅决定了他和整个封建朝廷不可能发生什么敌我矛盾,而且会消蚀他对封建社会罪恶的感触力,甚至有可能和封建罪恶融为一体。历来的许多评论家,对于哈姆雷特迟迟不采取实际行动这一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认为他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者有之认为他深思熟虑,谨小慎微者有之。但都过于从性格的角度来分析,而忽视了人物的阶级印迹。在老王哈姆雷特未死之前,我们的这位王子是娇嫩而高贵的。他对人类充满了美好的看法“人类是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2)可是,当他陷入家庭的

4、不幸之中时,宝贵的生活理想开始破灭了。他对人世间的一切充满了失望和忧郁。作为一个出身封建王室,从小就享受着贵族特权的王子,却从此要挑起与本阶级抗争并“重整乾坤”的重担,未免有些勉为其难了。于是便导致了哈姆雷特的迟迟不动手,始终没有也无法进入同强大对手短兵相接应有的精神状态中、强调人物的阶级出身及其经历,决不是要先入为主地给人物贴阶级标签,而是为厂指出人物身外留外的阶级烙印,完全可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在生活斗争中发生或明或暗,或强或弱的作用。戏剧一开场,便引出了主人公哈姆雷特的身份和经历。他出身王室,却在当时新文化中心的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人文主义教育。他对爱情,对友谊,对人

5、性都有一整套人文主义的观点。但除了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外,他同时又是一个植根于十六世纪美国土壤的人物。这个时期是紧接着封建制度和教会严酷地统治了一千多年之后,许多封建教会的陈腐观念还深深潜藏在人们的心灵之中。如教会所宣扬的上帝与魔鬼,天堂与地狱,灵魂与转世之说,即使是竭力歌颂人性来反对神权的人文主义者也是当作实有其事的。所以,莱辛在汉堡剧评》第十二篇中指出,就是象莎士比亚那样的伟大人文主义作家,也是把鬼魂“当作一件完全自然的事情看待”的。3作为莎士比亚笔下的主人公,便不可避免地同当时一般人一样,保留着浓厚的宗教迷信观念。这一点在剧作中得到了有力的证明。在城堡前的露台上,哈姆

6、雷特对亡父的魂灵深信不疑,“讲到这一个幽灵,那么让我告诉你们,它是一个老实的亡魂”。4唯一的怀疑也只是在后来改认为“幽灵是魔鬼的化身”。5在第五幕第二场中与霍拉旭对话,哈姆雷特说“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己经有一种冥冥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6他把“人”称作“这点泥土里提炼出来的玩意”。7杀死波洛涅斯之后,说“这是上天的意思,要借着他的死惩罚我,时借着我的手惩罚他使我成为代天行刑的凶器和使者。”8言谈中充满了宿命论的观点。在第三幕第三场中,叔父克劳狄斯正在做祈祷。哈姆雷特此时明明有理由有机会动手,但最后却轻易地以担心将恶人送上天堂为由放弃了大好时机。这正是浓厚的

7、宗教迷信观念作祟的结果,也是哈姆雷特悲剧产生的根源所在二其次,人文主义者自身的弱点造成了悲剧的发生。既然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一般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种种优点和缺点。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的中心思想,是一种新兴的革命思想武器,它和封建主义与教会权威是针锋相对的。对“人”的肯定,是他们思想的核心。用人性来反对神权,竭力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力量,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束缚和宗教观念起着强大的冲击作用。但这一思想体系,也有它根本的弱点以“神”为中心,或以“人”为中心,实质上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这种对立,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