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讲义》PPT课件

《凝血讲义》PPT课件

ID:38680183

大小:221.02 K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6-17

《凝血讲义》PPT课件_第1页
《凝血讲义》PPT课件_第2页
《凝血讲义》PPT课件_第3页
《凝血讲义》PPT课件_第4页
《凝血讲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凝血讲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血栓与止血检测血栓与止血检测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二、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测进展三、血凝质控四、目前开展血凝项目的临床意义五、常见分析错误的原因分析血栓与止血检测一、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一)血管壁的作用1.血管的收缩(神经反射;内皮素、血管紧张素;TXA2、5-HT)。2.血小板的激活(表达并释放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导致血小板在损伤部位黏附和聚集)。3.启动内、外源凝血(因子Ⅻ的激活和组织因子TF的释放)。4.局部血黏度增高。血栓与止血检测(二)血小板的作用1.形成血小板血栓(白色血栓),机械性修复受损血管。2.血

2、管受损→GPⅠb→经vWf→粘附3.释放血小板第三因子(PF3)直接参与凝血反应。4.活化血小板在前激肽释放酶及高分子量激肽原存在的条件下,直接激活FⅫ及FⅪ。5.ADP(来自红细胞)、凝血酶、胶原→血小板→GPⅡb/Ⅲa→结合Fg血栓与止血检测(三)凝血因子的作用(目前至少有14种)包括12个经典的凝血因子(因子I-XIII,除因子VI)以及激肽释放酶原(PK)、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除因子IV(Ca2+)外,其他均为蛋白质除因子III(TF)外,其他均存在于血浆中整个凝血过程分三期:凝血活酶形成期凝血酶形成期纤维

3、蛋白形成期血栓与止血检测(三)凝血因子的作用1.外源性凝血途径2.内源性凝血途径3.凝血共用途径注意①12个凝血因子除FⅢ、FⅣ、和部分FⅧ外,主要产生于肝脏。②FⅡ、FⅦ、FⅨ、FⅩ是维生素K依赖因子③血友病(甲、乙、丙)三种分别缺少FⅧ、FⅨ、FⅪ,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IntrinsicXII,XI,IX,VIII(APTT)Extrinsic-VII(PT)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CommonPath(TT)FXFXaXIIIaXIIIThrombinFibrin

4、(strong)FibrinogenFibrin(weak)IXXIXIaIXaXaVaXIIaProthrombinTF-VIIa(Prothrombinase)PLPL(Tenase)VIIIaPLXIntrinsicPathwayHKaExtrinsicPathwayTFPathwayProteinC,ProteinS,AntithrombinIII血栓与止血检测(四)抗凝血系统的作用1.细胞抗凝作用:包括单核巨噬细胞、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2.体液抗凝作用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介导下灭活凝血酶、FⅨa、FⅩa、F

5、Ⅺa、FⅫa灭活TF/Ⅶa、FⅩaTFPI蛋白C和蛋白S灭活FⅤa、FⅧa激活纤溶系统血栓与止血检测(五)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作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激活纤溶酶原(PLG)纤溶酶(PL)α2抗纤纤溶酶(α2-AP)纤溶酶原激活抑抑制物-PAI1、PAI2降解降解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凝血因子降解为X、Y、D、E等碎片,生成D-D、r-r二聚体。上述碎片多聚体统称为FDP抗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液凝固作用二、凝血及纤溶实验室检测进展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实质是通过一系列

6、酶促反应,使血浆中呈液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丝,因而凝血是属于生理生物化学范畴的课题涉及血液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等诸多领域由于这些相关学科研究的日益深入,不断地给凝血的理论和实践注入新的内容,因此,在测定方法学上也由过去精密度低的方法过渡到精密度高的方法。凝血及纤溶检测方法凝血及纤溶检测项目越来越多,目前应用的实验大体分为:筛筛选试验和确证试验方法学上又可分为三大类:功能测定免疫学测定化学测定功能测定即传统的最终以出现纤维蛋白作为判断依据的方法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

7、时间(TT),以及用各种缺乏因子血浆测定某一凝血因子含量的方法等功能测定PT测定是检测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的过筛试验,要用统一标有国际敏感指数(ISI)的凝血活酶试剂,在抗凝治疗监控和决定用药剂量时,一定要用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报告APTT是公认较好的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的过筛试验,基本上可用于代替了过去的凝血时间测定,凝血时间的测定不管是玻片法还是试管法,都过于粗糙,敏感性太差。以前用于个别凝血因子缺乏的一些“纠正”试验以及所谓的“凝血活酶生成”试验,都因操作繁琐,敏感性不高,已经淘汰免疫学测定是近年来发展

8、最快的检测方法,其原理是以纯化的被检物质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然后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对被检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其方法采用ELISA、胶乳微粒凝集、火箭电泳等方法。对许多新发现的抗凝因子,纤溶和纤溶抑制因子,纤维蛋白原裂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凝血酶原活化等过程中被切下的小肽,如我们目前开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