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ID:38683134

大小:34.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6-17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_第1页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_第2页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_第3页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_第4页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妇产科内镜诊疗技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风险防范:1、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加强妇产科内镜技术的培训,夯实基础,不断学习对内镜医师的选拔,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督导制度和规范化的培训制度。重视基础训练,严格按照内镜手术分级培训的原则进行学习实践。2、严格管理内镜相关手术器械与设备,并且保证设备、器械的良好工作状态。要有专人管理,清洗消毒,登记各个设备的使用状况,及时排查器械设备的工作隐患并修理。杜绝一次性手术器械的重复使用现象。3、严格掌握内镜手术指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状态,排除手术禁忌证,内镜医师应该在充分评价自身技术水平和所需器械

2、、设备完整性的基础上,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特殊体质及合并症的患者术前在相关科室会诊基础上,共同讨论手术方式。4、围手术期与患者的充分沟通。充分与患者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身体状况。5、与麻醉医师充分沟通。从术前用药到术中监护和术后管理,多听取麻醉医师意见。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CO2..气腹对机体呼吸、循环系统和全身血流动力学等的影响是关注的重点。对于耐受能力降低的患者,要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过程,将CO2气腹对机体的影响降至最低。手术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一、气肿.1、皮下气肿最多见,因腹壁穿刺口过大

3、,术中套管反复脱出;或者手术时间长、气腹压力过高、CO2气体渗漏引起。表现为局部捻发感。术中发现皮下气肿可钳夹密闭穿刺口,或降低气腹压力,无需其他特殊处理,术后发现局限性皮下气肿亦无需特殊处理。皮下气肿多在2天左右吸收。2、腹膜外气肿气腹针穿刺未进入腹腔所致。早期发现可将气腹针拔出重新穿刺,如置入腹腔镜时发现,可取出腹腔镜使气体自套管逸出,或于直视下用穿刺套管刺破腹膜无血管区,使CO2渗入腹腔内,但要注意避免损伤腹壁结构。3、大网膜气肿穿刺针进入过深刺入大网膜所致,很少是大量气体,也很少妨碍腹腔镜手术操作,术后患者仅偶感腹部不适。

4、穿刺时如充气压力较正常增高应予怀疑,稍许拔出气腹针提起前壁轻轻摇动,常能使大网膜自针头滑落。腹腔镜下见多为轻度气肿,此种情况无碍,气肿很快消除。..4、纵隔气肿因腹膜外气肿延伸到纵隔,或腹腔内压力过高,气体沿主动脉周围或食管裂孔通过横膈所致。老年女性多见,患者表现为心脏浊音区消失、心音模糊不清、心功能异常,甚至发生休克或心跳骤停,可通过影像学确诊。一旦怀疑,应立即停止手术和气腹,维持循环系统稳定。预防措施是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气腹压力和缩短手术时间。二、气胸发生在选取上腹腔为穿刺点时,较少见。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患

5、侧呼吸音减弱、甚至纵隔移位。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停止充气,穿刺针停在原处排出胸腔气体。如症状迅速缓解,观察即可;如症状加重,行胸腔闭式引流。三、气体栓塞发生率极低,一旦发生却是致命的。血管误注CO2气体可导致气体栓塞甚至死亡。因此,在连接充气装置前先用注射器回抽看有无血液是重要的安全措施。少量CO2进入血循环可被吸收或被排出,临床上常无症状。一旦发生严重气体栓塞,患者表现循环呼吸障碍、心前区可闻及典型的磨轮样杂音,此时应立即停止手术,将患者取左侧卧位,吸氧,注射地塞米松,一般可迅速缓解。四、心肺功能异常气腹前后,患者心率和血压都有

6、升高,这些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但若患者术前有心肺功能不全,将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因此,心电图异常、心功能障碍及肺通气功能障碍较重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要慎重,特别是硬膜外麻醉下腹腔镜手术。五、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多在术中监护发现,CO2分压升高,氧饱和度下降,严重者心排出量锐减。此刻应立即查找原因,是否窥镜套管退出腹腔使CO2气体进入腹膜外与筋膜下腔之间,或是CO2通过破损血管进入血液。同时增加机械通气,但CO2排出不宜过速,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直至CO2分压和氧饱和度恢复正常,方可进一步手术或送患者离开手术室。六、术后

7、肩痛一般认为与残余CO2..气体在腹腔中刺激双侧膈神经有关,大约3~4天后残余气体吸收可缓解。术毕时置患者水平位充分排出腹腔内CO2气体,并且腹腔内注人300ml0.9%氯化钠液或右旋糖酐40加地塞米松10mg,庆大霉素8万U,可减少此并发症。膈下积血可能是术后肩痛的主要原因。七、损伤。包括机械性损伤和电损伤。损伤部位可为皮肤、血管、肠管、大网膜、膀胱、输尿管等,其中以血管、肠管、大网膜、膀胱损伤最常见;以血管、肠管、输尿管损伤最严重。1、腹壁动静脉损伤在插入气腹针或套管时最易损伤,多为10mm穿刺套管所致。浅层腹壁血管可用腹腔镜

8、光透照腹壁,确认并指导辅助套管的安放可避免损伤。深层腹壁血管一般不能用腹壁透照法确认,熟悉解剖结构异常重要。术中可见穿刺孔活动性出血流向腹腔,一般将套筒保持原处压迫可止血,也可用大三角弯针缝合腹壁全层,或电凝止血,或者扩大皮肤切口,游离并结扎出血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