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

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

ID:38694869

大小:3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6-17

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_第1页
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_第2页
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_第3页
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_第4页
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规避执法风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规避税收执法风险近年来,随着依法治税工作的不断推进,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得到明确,行政执法相对人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日渐增强,对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直接与纳税人打交道的基层税务执法人员,如何避免和预防执法风险的发生,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基础日常工作几个方面谈谈税收执法风险,希望对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有一定帮助。一、税收执法风险存在于基层日常工作之中。税收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的重要组成成部分,承担着为国聚财、依法治税的重任,由于基层税务机关所处的地位和职责的特殊性,税收执法倍受关注,出现基层一部分干部怕当管理员、稽查

2、员,怕在征管一线工作,怕与纳税人打交道等情形,因为税收执法风险存在于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8(一)基层日常管理存在风险。一是税务登记。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经济活动进行登记并据此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一种法定制度。它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实施税务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作,是征纳双方法律关系成立的依据和证明,也是纳税人必须依法履行的义务。由于它看似简单,反而容易出现不按规定办理、项目填写不齐全、填写内容不够真实等情况,特别是它的登记内容还会直接涉及到是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税收执法风险。二是账簿、凭证

3、管理。账簿凭证记载和反映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情况,是开展税收稽查和加强税务监督的重要依据。税务执法人员只有通过正确的账簿、凭证记载,才能正确核算应纳税款,维护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因此税务人员自然而然的负有监督纳税人按照规定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的权利和义务。但在日常征收管理活动中,纳税人在账簿设置方面存在问题时,税务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征管法》的有关要求,及时督促纳税人进行改正,最终造成纳税人长期不纠正或者纠正不彻底等情况,其中就隐藏着很大的税收执法风险。三是纳税评估,由于评估规程列举的纳税评估发现的问题要移交稽查部

4、门进行调查处理的六种情形的可操作性不强和评估人员对税收违法行为性质认识上的偏差,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应移交不移交的现象。在评估中往往认为纳税人态度较好,在税务人员“辅导”下,同意缴纳税款,就可以补缴了事,甚至滞纳金也可以商榷,更没有罚款及转稽查之说。在《税收征收管理法》中,确定纳税人少缴税款的行为是否属于偷税本来是稽查部门的责任,但在纳税评估程序中从选案到评估及定性均由评估部门说了算,这种权力使评估干部面临较大的执法风险。8   (二)基层日常征收存在风险。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征税权合法性的原则性规定,要求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5、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我们如果不按照税法规定严格执法,偶尔对某个个体户不认真进行调查核实而随意或有意定低税额,对不太规范的私营企业放任管理,随意开口子而让税款流失,对企业不严格按规定的条件、程序上报审批延期缓缴税款手续而造成国家税款上解不及时或者流失;当纳税人出现税务违章行为后,大多数税务人员都能发现问题,并能及时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提醒纳税人进行改正,但处理完一项事务后,由于各方面原因,往往忽视了对其事后执行情况的跟踪和监督。如果纳税人未完全履行《税务处理决定书》规定的义务时,由于税务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掌握情况,未能及时

6、下达催缴文书或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征收到位等,这些都会引发执法风险;税收担保、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三个方面,因为涉及的情况复杂,执法要求高,执行时环节较多,程序复杂。如果担保人不符合担保要求而成为担保人;税收保全时没有详细开具扣押清单;纳税人缴纳税款后没有及时解除保全;文书留置送达时没有见证人的签字;扣押财产、查封纳税人账户时没有经过县(市)级以上局长(分局长)同意;8采取行政措施前没有告知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等,这些重要环节稍有缺失或不到位,都会引发执法风险,在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过程中,税务机关都将会处于被动地位。(三)日常税务检查存在风险。一

7、是检查程序不到位。有的税务检查人员为了图简便而忽视检查程序,如在检查中不主动出示检查证、不着税服、检查通知不按要求提前送达、执法文书一人送达、证据不足就提前结案等现象大量存在。二是文书填写、送达不规范。在使用税务文书时,存在文字表达不严密、项目填写不齐全或不正确、要求纳税人限期改正的要求、时间不明确等现象。在使用《送达回证》时,存在没有注明签收或送达地点、日期和时间,或没有按规定要求纳税人或见证人签字等等。执法文书的不严谨、送达文书的不规范,在法律上都可能成为纳税人不履行纳税义务的借口和依据,如果涉及到要对纳税人采取税收保全、税收强制执行等措施时,必会引起争诉冲突

8、,最终造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